首頁 生活時事
亮點一二三讀書會 知識管理的學習型組織
2023/6/1 作家:張宏裕
1593
那年深秋,在台東都蘭民宿小住一晚,隔天為了觀賞日出,特意起個大早。清晨,朝陽緩緩從遠方海面優雅浮出,閃耀的光芒逐漸奔放四散。此時,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句話:「日出的亮光,彷彿啟發思維的亮點!」喜歡閱讀的我,心生一念:「何不成立讀書會,與愛書人共同啟迪思維呢?」

日子倏忽而過,心中醞釀「讀書會」的夢想依然鮮明,卻始終未能實現。綜觀媒體報導,隨著網路勃興,淺碟型的知識學習,漸漸讓人們失去思辯、寫作與紮實的學習能力。某日瞥見聯合報一則訊息:「《願景工程》調查台灣民眾閱讀行為指出,去年有逾四成民眾一本書也沒看過,六成五的人整年沒買過書。」此時,心中那顆「讀書會」的種子終於出土萌芽了。2018年我企劃製作了廣播節目「點亮一二三讀書會」,並擔任共同主持人,我構思撰寫的節目片頭文案是:「一本書、兩個觀點、三句話;帶您品味閱讀、成長閱讀、熱情閱讀、思考閱讀;讓閱讀,開啟『心』視界,讓閱讀,點燃學習力、強化競爭力。」

分享觀點,看見盲點
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節目中,我們選讀的書單依循創新思維與實用原則,領域包含:管理、繪本、藝術、攝影、文學、自然、世界趨勢……等,力求理性與感性兼容並蓄。邀訪來賓有書籍作者、出版社編輯、相關領域推薦者,例如:

A君:
選讀《我家的冰箱在海邊》繪本,這本書談的是馬祖的傳統漁業。從前馬祖人依海養活一家人,當滿簍豐收不僅是喜悅,也是一家大小的希望。作者以海邊漁獲豐盛隱喻自家的冰箱就在海邊,妙趣橫生;聲聲漁歌,是傳承,也是辛勤汗水的印記。此書圖文並茂、寓意深遠且適合親子共讀。

B君:
使命感重,因此特別選讀關於科技、環保、空污……等世界趨勢議題的書,期望用制高點思維看事情,並反思每項議題帶來的利與弊。其分享了《為什麼非要減碳不可—給台灣的退燒藥》,至此我們才了解2012年,台灣人均排碳高於全球的平均值,相當於每人1年砍了80棵樹;共讀夥伴也分享一張令人嘆息的照片—暖化迫使北極熊離家240公里找食物,卻因此飢餓如皮包骨;若人類再不亟思減碳的方法,終將走向悲慘的命運。

C君:
藝術文學涵養豐厚,開啟我們發現美的眼睛,分享散文集《忘了我是誰》。作者書寫陪伴失智父親5年的點滴感人故事,包括:如何絞盡心思讓爸爸回憶過去;如何陪父親玩遊戲,讓父親開心;如何「順」著父親,不糾正、不爭辯,這一切做法只因爸爸忘了我是誰。書中一句話:「天下沒有不老的人,只有不老的回憶」,深深打動我們的心。

D君:
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帶領我們閱讀《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強調未來具有高感性(High Concept)與高關懷(High Touch)能力特質的人,能有更多開創性。因為他們具有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趨勢,為事物賦予意義。

在製作主持「亮點一二三讀書會」節目時,我們分享觀點,也看見自己的盲點,這是一種職場外的快樂自我學習。那一年我們閱讀分享的書籍超過40本,類型包含:
1.閱讀企管—創造價值,產生績效:幫助職場工作者或經理人,了解管理新知、職場生存法則、人際溝通、簡報表達、行銷業務、品牌故事……等。

2.閱讀心靈—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未來社會面臨高齡化、人口爆炸成長……等壓力,憂鬱症、精神壓力病患急遽增加。我們訪問各地讀書會的會友,以書會友,協助壓力抒解、情緒管理、時間管理、自我反思……等。

3.閱讀電影/文學/音樂/藝術—美的故事慢慢說,真摯情感慢慢流:每部文學或戲劇皆是由一個個故事串成,透過經典文學或戲劇中的情節鋪陳、人物塑造,探討其藝術與深刻的人生哲理。

4.閱讀旅遊見聞—百聞不如一見:出走是為了走出;走出天寬地闊的心靈視野。旅行中有許多意想不到或印象深刻的經驗,可能改變人生觀或價值觀,我們邀請自助旅行家分享獨特的旅遊見聞。

5.閱讀趨勢—創新思維,迎向變革:超AI時代來臨,應培養創新思維與新技能,以因應未來世界的變局;介紹物聯網、大數據、5G行動通訊……等科技,改變未來社會生活邁向共好。

那一年主持「亮點一二三讀書會」廣播節目,不僅是我斜槓人生的B計畫,也是開啟我心底知識管理的鏗鏘迴響!

推廣讀書會,有效整合知識管理
除了我個人藉由廣播節目推廣讀書會的概念,近年來也欣見讀書會已在企業、民間社團及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早在90年代初,彼得杜拉克就提出「新社會」的來臨,決定性的資源是「知識」,不再是資本、土地或勞動力。當21世紀邁向知識經濟年代,知識更是一種有價值的智慧結晶。

知識可區分為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個人知識可透過學習、事實、判斷、直覺與經驗法則建立;組織知識則可透過SOP、文件、會議、讀書會培訓……等建立、累積、管理,以及分享團隊組織的知識資產,提升知識的再利用率,維繫永續競爭力。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透過擷取、整合、分享、創新,建立協同模式,擴大協同視野,串起團隊成員智慧,豐富文件關聯性,養成樂於分享與傳承的文化。組織或企業推廣讀書會,可以專案管理方式進行,揭櫫其效益:
1.運用社群學習動力,掌握自我成長契機,培養企業讀書會引導人。
2.透過閱讀習慣培養思考與思辨,形塑組織正面文化。
3.建立學習型組織,點燃熱情與思考力,啟發真善美深層價值。
4.透過團體互動學習,營造善行循環的生命教育。

讀書會可以小團體方式進行,有利於暢所欲言;共同指定一本書籍、文章、雜誌、影片作為素材;每月一次,每次2~3小時,一人為引導者,準備簡單的引言摘要。藉由趨勢、管理、領導、心靈……等多面向領域的閱讀,提升創新思維、知性與感性兼容並蓄,進而樂在工作、愛在生活。

打造知識管理的學習型組織
彼得‧聖吉(Peter Senge)在《第五項修煉》一書提到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鼓勵員工知識共享和創新思維: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能不斷實現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釐清個人真正願望,並客觀的觀察現實。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透過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團隊共同願景的修煉。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他提出一個弔詭的現象:當每個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為什麼集體的智商只有62?團隊學習的修煉從「深度匯談」(Dialogus)開始,團隊成員願意揭露真心話,對話思考。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見樹也見林,從局部窺知全局。透過因果關係與邏輯思考,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有效地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處於現今多變複雜的VUCA年代,企業不妨成立「讀書會」,以啟動創新思考的成長模式,為組織注入更多活水與前進的動力。

人生B計畫—啟動職涯無限可能

本期《專案經理》雜誌特別專訪各方斜槓人才,從個人端到企業觀,再以全球的角度剖析斜槓人才的趨勢與定位;提供來自不同職業別的實務案例,包...
人生B計畫—啟動職涯無限可能
張宏裕
當責培訓推薦講師。講授「當責與共好」、「故事巧實力」等培訓,超過百餘場,擅長運用故事促動人心。現任『故事方舟文創工坊』主持人。著作:《共好,從當責開始》、《行銷,說出故事力》、《會說故事的巧實力!》、《吆喝—營銷就是會講故事》。曾主持《今夜,我們來說故事》、《亮點一二三讀書會》廣播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