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理工男浮世繪 畫出斜槓職涯好風景 白天與黑夜交替理性與感性 從按部就班到天馬行空
2023/6/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1485
文/李宗祐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觀察發現,紐約越來越多青年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在2007年發表的著作《雙重職業》用「斜槓(Slash)」形容21世紀初掀起的職場新潮流,透過多重職業讓生活更豐足,追求發展並實現更多元的自我。從紐約掀開序幕的斜槓風潮不到幾年光陰就席捲全球,台灣更是風起雲湧,「yes123求職網」自2018年開始調查國內上班族斜槓意願,受訪者想同時擁有2種以上職務或職稱的比率持續攀高,從2018年82.4%逐年增加到2022年91.2%,高達九成的受訪者對斜槓職涯躍躍欲試。
不同於兼差用時間跟體力賺取酬勞,在本業空閒時間從事額外的工作;或者是在主業之外,投資或經營其他事業做為增加收入的副業;斜槓則是同時擁有多種不同的專業工作者,或能夠自主在不同專業領域轉換工作者,但不見得每種職務都有收入。不過國內相關機構發布的斜槓意願調查,大都未明確界定兼職、副業、斜槓的差異,例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台灣就業通」發布的「2018職場幸福攻略大調查」報告,創業開店和保險直銷就被列為上班族斜槓選項,把兼職和副業視為廣義的斜槓。
多重職業身分者知易行難 科技業副總無心插柳成為斜槓族
台灣上班族幾乎個個都想斜槓,但心動和行動還是有明顯落差。線上學習平台"Hahow"與國際人才平台"CakeResume"發布「2023新世代人才大調查」,跨領域發展文化雖在年輕族群蔚為風潮,卻僅有兩成付諸行動並賺取收益,63%是跨領域兼職,多數從事設計、教學和業務工作,突顯斜槓職涯「知易行難」。近幾年在花蓮畫壇嶄露頭角的斜槓藝術家宋政偉分享個人經驗指出,斜槓就是要找自己有興趣的,可以撐比較久。如果是為了賺錢,有壓力就會很辛苦,能夠持之以恆最重要。
今年農曆春節連續假期伴隨著東海岸特有的碧海藍天,在花蓮港親水遊憩區開展的「萌萌萁葩~風七十藝術聚」馬賽克拼貼公共藝術,宋政偉不但與維納斯藝廊負責人林滿津擔任共同策展人,其中《玉兔萌萌》2件馬賽克拼貼作品更是宋政偉配合兔年到來,以傳說中的月球玉兔為靈感雕塑出立體原型,再開放民眾接力拼貼完成的集體創作。然而逾百名參與拼貼的民眾卻不知道,頂著蓬鬆捲髮在現場瞻前顧後指導他們的宋政偉其實大有來頭,真正的本業是位於苗栗縣的國科會竹南科學園區,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上市的光電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從基層工程師做起的宋政偉,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畢業再服完兵役,2006年就被延攬到竹南科學園區,成為人人欽羨的科技新貴,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成為艾波赫隔年的新創名詞「斜槓青年」。成為斜槓藝術家對他而言,似是無心插柳卻水到渠成的綠柳成蔭。「我從小喜歡畫畫,求學期間舉凡跟畫畫相關都是第一個舉手,還參加各種繪畫比賽,單純是學生玩票。」宋政偉笑說,開始嘗試藝術創作是到科學園區上班以後,跟家人分居苗栗和花蓮兩地,「我的文筆不好就透過畫畫記錄親子假日生活點滴,兒子參加鋼琴比賽或打棒球等成長紀事。」
繪畫記錄家庭生活點滴 巧遇伯樂越夜越美麗
宋政偉就這樣慢慢習慣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宿舍就拿起畫筆,日復一日,把親情想念轉換成一幅幅畫作,創作媒材隨著天馬行空的靈感延伸到木頭、石頭、水泥與鐵工……等多元媒材立體藝術創作。「我不是科班出身,比較不會受到傳統畫技或媒材使用的限制。」假日總是會回花蓮跟家人團聚的宋政偉回憶,有天無意間到維納斯藝廊參觀,意外跟林滿津相談甚歡,「她覺得我的作品很有特色,鑑別度還滿高的,就鼓勵我持續創作,引薦我參與東部藝文創作活動。」因緣際會從科學園區理科男蛻變成為「雙重職業」的斜槓藝術家。
「我們這輩的都被教育要工作優先、工作最重要,所以我不會讓斜槓藝術創作影響到科技本業。」宋政偉常跟朋友半開玩笑地講,科技產業競爭很激烈,尤其是在科學園區工作,公司營運不好要你走就走,自己可能隨時會沒工作。「其實很感謝我們老闆,公司知道我對藝術創作有興趣,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老闆和公司絕對支持員工為家庭生活做的任何事,還把我的畫掛在公司的公共空間展示,外商公司的管理制度就是這麼開放。」面對科技產業的重磅壓力,宋政偉很清楚自己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融合工程師的理性跟藝術家的感性相得益彰。
「在公司裡面,我就是工程師,做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下班回到宿舍馬上切換到藝術家模式,天馬行空的肆意揮灑。」宋政偉幾乎都是在半夜12點後創作,「腎上腺素夠強,就畫到天亮;不行的話,畫2~3小時就休息,隔天再繼續畫;有時候要半個月,甚至個把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被問到工程師斜槓藝術家過程是否曾遭遇挫折而想放棄過?宋政偉竟毫無半點遲疑地秒回:「好像沒有耶!有趣的是,我發現工作越順利的時候,就越沒有創作靈感;工作不順或壓力比較大,晚上睡不著覺,反而點子越多,哈哈哈!」
理性與感性微妙化學反應 創作靈感激發白天動能
宋政偉始終清楚記得斜槓藝術創作的初衷,很單純就是想記錄生活周遭發生且值得記錄的事情,而不是給自己壓力!「你問我會不會碰到沒有靈感的時候,其實不會。因為我從繪畫到木雕、鐵工、馬賽克,創作媒材一直在轉換。畫不出來的時候,我就捏陶;捏到手沒力,不想捏了,就去做鐵工。透過不同媒材的創作,某種程度就是鼓勵自己不要放棄,也透過瞭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對未來的創作就更有把握。」甚至慢慢感受到,每次創作發想過程似乎都某種程度的滋養累積白天的工作能量!
「有時候在創作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白天碰到的工作問題,好像就沒有那麼難;或突然就轉個彎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兩者意外產生很微妙的化學反應,而且是很正向的互動,就像是魚幫水,水幫魚。」宋政偉曾經有次碰到產品良率問題無法解決,晚上睡不著覺,「我就想像東海岸徐徐吹拂的風,用彩筆畫出花蓮蔚藍的海天,畫完以後,不知不覺就嘴角微笑睡著了。隔天醒來就恢復正常,心裡不再被負面情緒或挫折填滿,經過幾天後,問題也跟著迎刃而解。」
領導統御製造部門逾百名工程師的管理經驗,更讓宋政偉從藝術創作再跨足斜槓策展人。2019年林滿津統籌規劃花蓮縣政府「大東大門彩繪計畫」,首次邀請他擔任共同策展人,集結花蓮17歲到74歲共16位在地藝術家,集體創作大型彩繪;今年的「萌萌萁葩~風七十藝術聚」則是要號召百位素人,接力拼貼完成馬賽克立體公共藝術。「策展人跟創作人的最大差別,就是要想辦法讓1加1大於2,怎麼把找到的這些人整合起來,讓每個人盡情地發揮。公司的管理經驗剛好派上用場,誰有什麼專長、可以做哪些事、怎麼分組……等。」
跨域發展應持之以恆 人生因斜槓而精彩
宋政偉策展的大型藝術創作活動有個共同特色,除了邀請藝術家共襄盛舉,還特別開放民眾參與創作。「大東大門彩繪計畫」規劃出地面超過50坪的彩繪區,開放給小朋友畫畫,「有些剛會走路的小小孩拿著畫筆在地上塗啊塗,年輕夫婦帶著小孩這樣畫,塗料沾到衣服也是、手也是,可是看到他們在笑,內心真的蠻感動的。」逾百位素人參與的「萌萌萁葩~風七十藝術聚」馬賽克拼貼,有些是事先報名,有的是看到新聞報導就直接到現場,還有些是帶著毛小孩路過臨時興起,民眾反應踴躍遠超過宋政偉的預期。
「我想要宣揚藝術是可以離你很近的!一般人的力量集結起來,不需要花很多錢,也可以做出很美的公共藝術,一直在那裡讓人欣賞,而且無可取代。」宋政偉希望把這樣的感動跟感受分享給周遭的人,「或許你不認同,但無所謂,我就是想把這樣的正能量分享給大家。很多人都認為,大部分工程師下班回家就是吃飯洗澡,玩電玩然後睡覺,就這樣。我希望翻轉社會大眾對科學園區工程師的刻板印象。斜槓藝術創作也許無法像大老闆賺那麼多錢,但我的生活可以說是無與倫比。」
面對台灣上班族想要斜槓卻心動跟不上行動,宋政偉認為,想要朝多重職業身分者發展,「其實只需要一個技能,就是持之以恆。」以藝術創作為例,很多人很有興趣,滿腔熱血報名成人繪畫班、陶藝創作或插花班……等,但很多都是第一個月的熱度,第二個月就少了一半的人,半年後可能剩2個,「任何創作都可以變成自己的,重點是要持之以恆;而且要找自己有興趣的,確實做好時間管理,不要讓時間花在沒有效率的事情上,自然就有很多時間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同樣的事情,只要你願意一直做、一直做,就對了。」
宋政偉以斜槓人類學研究與自學創作的工程師畫家劉其偉為效法偶像,「斜槓藝術創作早期是當作興趣,直到近幾年經濟慢慢穩定有基礎了,我開始比較有機會思考創作能不能變成自己未來的本業,現在其實都還在過渡期。」對宋政偉而言,賺錢並不是目的,而是透過創作嘗試不同的挑戰,因斜槓而讓人生更精采。就如同他計畫用10年騎腳踏車環遍全台368個鄉鎮,沿路欣賞風景沿路創作,「透過創作告訴大家台灣的美就在我們生活周遭,只要你願意停下腳步就能夠欣賞得到。藝術也不是在藝廊或是博物館才看得到,而是在你隨手可得的地方。」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