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敏捷CEO大獎得主葉素秋 善用敏捷力彰顯領導力共同語言:全公司有58位CSM,包含92%高階主管
2024/12/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233
文/季平
2024年「全球頂尖敏捷CEO大獎」於九月底揭曉,14位得獎者在10位評審的嚴格評分下脫穎而出,輝瑞大藥廠(PFIZER)台灣區總裁葉素秋是第一名的CEO典範,從45位投獎人脫穎而出。從科技業踏入製藥業的她如何帶領團隊實踐敏捷,又是如何透過敏捷力讓自己及團隊不斷精進,協助國際藥廠迎接後疫情時代?
從心出發培養硬底子,勇於挑戰極限!
接下輝瑞台灣區總裁的那年正巧COVID-19疫情爆發,也是在那一年,葉素秋接觸到敏捷。多次使用及驗證下,她越發認同敏捷手法,不僅將敏捷帶入組織與團隊,也帶著管理階層同仁完成各種不可能的組織任務。她笑說:「參加CEO大獎的主要目的不在獲獎,而是在記錄我的敏捷歷程。」她以「敏捷園丁」形容自己,在2022年取得CSM後便與同仁共塑敏捷企業文化,對外則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分享敏捷價值,希望播下更多「敏捷種子」,讓更多人了解敏捷價值,透過敏捷改變自己及企業團隊,也希望影響更多利益相關者,讓美好的果實滿園盛開,豐富我們的社會!
身為前IT業的財務長,葉素秋深知敏捷與科技業的「速配」程度,但是,導入敏捷是否適用於傳統製藥業的組織文化、組織接受程度、人員協作方式的衝擊,如何讓「敏捷精神」融入「輝瑞精神」,成為企業、團隊、客戶及所有利害關係人認同的「共好」價值,是身為CEO的她必須審慎思考及克服的問題。
舉例來說,專案運作過程中如何落實敏捷的三大支柱:透明(Transparency)、檢查(Inspection)與適應(Adaptation)
掌握專案過程、方向並且迅速反應調整,將錯誤最小化,或者如何導入敏捷「3355」(三角色、三工件、五事件、五價值觀)以便順利推動不同專案,在疫情最為嚴峻的那三年中,尤其考驗領導者的智慧。葉素秋的因應之道是「靈活調整」,比方五分鐘的站立會議不見得每天召開,可能數天一會,也可能一天數會。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將敏捷五大價值觀CCFOR導入企業文化中。CCFOR分別代表勇敢(Courage)、承諾(Commitment)、專注(Focus)、開放(Openness)與尊重(Respect)。她笑說:「我們的做法是顛覆CCFOR。」
比方輝瑞人對勇敢(Courage)的解讀是「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 」(潛台詞是我想的跟你不一樣)、「有勇氣挑戰常規」(潛台詞是過去這樣做不代表以後也只能這樣做)、「勇於挑戰公司賦予的責任」(潛台詞是甚至高於公司預期)。
她認為,當勇敢(Courage)與公司企業文化相結合後,可以開展更多不同的行為,進一步內化成獨特的企業價值觀,作法則是透過不同溝通大會的召開,向全體員工詳細說明「企業希望員工展現的勇敢(Courage)包含哪些面向」。敏捷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透過不斷的溝通與聚焦,葉素秋播下更多敏捷種子,讓敏捷開花結果。
那一次的驗收,大家都哭了!
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成功案例就是她帶領公司團隊歷經37天拼搏,動員11個部門、七個組織層級完成的「光速計畫」,創造另一種世界級的醫療奇蹟。
時間回到2022年,新冠疫情嚴峻,總部成功研發出對抗新冠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各國政府無不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得到藥品以協助救治病人,「當時我們接到的任務是分秒必爭,務必在農曆年前將藥品引進到台灣,因為疫情高峰期可能每天會有400~500人死亡。」回憶當年,葉素秋仍覺驚心動魄。面對敏捷自組織的專案運作模式,有些主管沒有安全感,過程中只有15天的時間跟全世界搶原物料、搶工廠,包專機讓原料順利抵台,身為CSM與CEO的她化身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的高壓老闆,緊盯團隊成員及專案執行進度。
救人的使命感促使敏捷力瞬間爆發,產生無比綜效,也因為敏捷精神與台灣輝瑞精神不謀而合,在理念與想法一致、使命感催生敏捷力的良性循環下,加上找到對的人、導入靈活的敏捷手法,最後結果一如她的勝利心法「從心出發培養硬底子,勇於挑戰極限」,葉素秋硬是帶領團隊完成這項極限挑戰!她認為,這個專案的成功證明了敏捷是可行的,也讓大家看到自己的潛力,對自己這顆「小螺絲釘」能釋放如此能量協助廣大台灣民眾,所有輝瑞人都感到「我輝瑞!我驕傲」。
終身學習、有世界觀的CEO!
不斷累積的敏捷成功案例,讓她更積極推動敏捷。「我是個很有好奇心的人,始終認為領導者的眼光要比團隊看得更深、更廣、更遠、更有世界觀,所以必須是個積極的終身學習者。」她說,所以她總是積極跨領域學習,而疫情改變了商場上的運作及執行方式,數位轉型也改變了眾人的互動模式,在如此的變局中,她也努力學習數位科技,準備迎接AI時代。她溫柔而堅定地說:「不能用舊思維解決未來的問題,這也是我當初積極擁抱敏捷的原因。」
她坦言,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有時她也會做出愚蠢的決定,所以需要Bottom-up的管理方式,而領導者應該具有更多包容性,甚至刻意讓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去接近「願意對她說真話」、「挑戰她的人」,一如唐太宗身邊有敢於直言的魏徵,才會讓領導者的思維更開闊。因此,她努力號召「想讓自己及團隊變更好」的夥伴,從一個人的敏捷成功培訓50位CSM,台灣輝瑞員工數為300人,58人占了超過1/6,其中更包含92%的高階主管,不僅達成擴大敏捷影響力,更是全台灣所有藥廠最高的紀錄。
一般國際大藥廠可能比較習慣瀑布式專案管理,輝瑞當初導入敏捷式專案管理時確實有過磨合期,最後採取折衷方式,維持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架構,但在金字塔旁邊多了許多不同的敏捷專案架構。當傳統團隊與敏捷團隊相互碰撞後,開始從懷疑害怕的心態中抽離,也變得願意學習敏捷新作法。身為領導者,葉素秋深知不能強行將傳統專案執行者推向敏捷的道路,而是應該讓他們慢慢懂得欣賞並了解敏捷,之後願意「主動」加入。她笑說:「沒有最好的組織架構,只有最好的團隊。一旦這種敏捷共識越來越強烈,團隊慶祝勝利成果的機會變多,領導者就可以帶著組織開快車,大步向前了!」
她相當重視團隊力,在與團隊互動的過程中,身為領導者的她很能融入夥伴們的日常相處,一起抓破頭想辦法突破卡關,專案有階段性成功時,她也會犒賞同仁一起慶功、唱歌、跳舞、乾杯。她鼓勵團隊成員心懷感恩,彼此讚美並坦然溝通,但在願意交出自己的後背給團隊同仁時,她也鼓勵同仁們適時劃出一條「界綫」,讓夥伴了解其他人的立場及思考、作事風格,務必要互相尊重。 若是在工作中礙於層級、立場而有所不便,一定要勇敢說出來,其他同仁可以適時互補出手,唯有溝通順暢,專案才能順利執行下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更需要敏捷助陣!
「醫療產業正站在一個轉捩點上,AI的出現讓醫療產業出現更多新的可能性,如何善用大數據、用 AI 開發新的治療科技、推展預防醫學、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與提昇照護品質,打造以人爲本的台灣醫療體系。我們已經看到更多的小實驗及應用場景,對未來的發展, 我非常樂觀。」所有人都站在這個新舊轉換的十字路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及挑戰,敏捷是極佳的因應良策。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敏捷或Scrum,她認為,好比一個團隊有默契地傳遞橄欖球,目標一致才能達陣得分。她也鼓勵大家終身學習,朝對的方向、找對的夥伴、用對的方法,如此就能持續精進,讓職涯與人生更精彩。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