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高浩容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博士班、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班。兩岸《優家畫報》、《壹心理》、《現代家庭》、《MyPlus加分志》‧‧‧‧‧‧等媒體顧問,執筆專欄。2011年,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冊》列入「南投縣新生代小說家」之林。著有《孤獨白》、《心靈馴獸師》、《煩惱心理學》......等書。現居上海,專職諮詢與寫作。
作者文章
斜槓早已不是你熟悉的樣子,你確定還要斜槓嗎?
斜槓1.0 → 斜槓1.5。大約在2016到2017年間,「斜槓青年」一詞逐漸成為打工人熟知的概念,後來連尚未步入社會的學生也將這個概念帶入他們的學生身分,成為一種角色擴充。如果說當時斜槓的意義處於"1.0"階段,那麼就和電腦、手機的作業系統和ChatGPT會迭代更新一樣,斜槓界已邁入新階段。
變,還是不變? 對待工作中出現心理痛苦的方式
為什麼你在職場中總是不夠靈活?每次遭遇變動總是顯得被動,錯過好機會?假設人生是一條從東岸到西岸的火車,中間有大大小小的站,站點之間跨越不同地域、時區、景色,以及文化圈。而在不同階段,坐在車上的乘客,他們的心情有所不同,共處於同一列車廂中的乘客來回替換。
如何應付團隊裡的負能量製造者
擅長團體心理治療的心理學家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曾說:「每個團體都是社會的縮影。」 職場中,大到整個公司,小到部門裡的小組,都是大大小小的團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彼此組成一個小社會。 因此,在工作現場如何處理好關係,我們可以從一個個人的角度出發,但若是我們能適時換成團體的角度,更有助於我們洞穿全域,搞清楚目前令人窒息的關係,及問題出在哪裡。
在職場中贏取信任的兩種模式
許多人趁著新年換了工作,謀求一個新的開始。新的開始意味良多,包括新的工作內容以及新的人際關係。後者也是許多人想要更換工作的理由,在舊有的工作環境,人際關係陷入僵局。
有的人遇到一個控制狂上司,什麼事情都丟給你做,卻又什麼事情都要干涉,讓你苦不堪言。有的人和同事之間有矛盾,嫉妒、不滿、疑神疑鬼等讓人不舒服的情況,無論你怎麼做都無法排解,你只能抱持「你不走,我走!」的心情遠離他們。也有人因為得罪客戶,不換個地方工作,後續工作很難拓展,於是換個環境重新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