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你的專案管理 專訪《幸福路上》導演宋欣穎 賣出十國版權,台灣動畫史上頭一遭
2021/4/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4952
當日本動漫電影《鬼滅之刃》以龍捲風之姿席捲全亞洲市場,創下近百億新台幣的票房紀錄。在台灣動畫電影史上,曾有過一部名為《幸福路上》巡迴世界十幾個國家的影展,誠如其名,故事中的女主角對於家庭的依賴、渴望與期待,像似你與我的縮影,點點滴滴緊扣人心,背後的專案管理理念更是讓人激賞,在在透露出小而美,以小搏大的精神。
提起電影《幸福路上》,得先提到女主角林淑琪,年紀約莫六七年級生,來自一個與台灣八成以上人口相近的小家庭,父母都是勞動階級,自小樂觀進取,看著小甜甜和科學小飛俠的卡通長大,經歷過戒嚴與解嚴的時期。並在既忙碌又平庸的生活中,還是有那麼一點期待,希望能有一天出人頭地……
如是的人設,是不是有那麼一點熟悉,是你,或是你的親人、朋友,好像有一位這樣長大的朋友,看著她對生命的從懵懂到迷惘,再找到自己時的那一刻,會心一笑的感覺,除了感動之外,還多了一點真性情。
從課堂作業到獲頒金馬獎
2018年是導演宋欣穎的豐收年,一次又一次的捷報,一座又一座的獎項,讓她名利雙收。《幸福路上》不僅拿下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奪下東京國際動畫大賞,更入選奧斯卡金像獎動畫片25部影片之一……
「《幸福路上》從我開始寫劇本到今日,歷時近10年的光景,」宋欣穎回憶起當年在美國攻讀藝術碩士時,編劇課的教授要求課堂上的每一個人,從自己的國家、背景、種族去思考、去尋找自己,「一靜下心去探尋,才發現自己的平凡,沒有經過抗戰,有沒有經過大時代的情情愛愛,一帆風順成長。在尋根的過程,卻給了我許多的思維和發想,去認同台灣這塊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土地,於是腳本隨之萌芽。」
她接著表示,當我在課堂分享,同學們都很有興趣這個跨越國際和文化故事,雖然絕大多數的他們不知道台灣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不懂台灣的歷史地位和狀況,卻都能打從心裡產生共鳴,「種種的回饋給了我動力,加深了想要拍這部電影的信念。」
2010年,宋欣穎帶著英文腳本歸國,原本預設要拍成真人片,在好友馮賢賢的建議下,決定用動畫來詮釋,「我們都是看日本動漫長大的,長大後看皮克斯,以及那幾年受到法國動畫《茉莉人生》(Persepolis)的啟發,奠定將《幸福路上》拍成動畫的決心。」
願意圓夢的天使投資人
最初構想是把《幸福路上》做成一系列的短片,待第一支短片完成,宋欣穎發現怎麼回本是很大的問題,再加上當時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平台還沒興起,即使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而這支試水溫的短片催生了日後長片電影的成行,「短片得了很多獎,賣出了版權給國內公共電視,連韓國的平台都慕名前來,跟我們接洽版權。也因為如此,又得了一些獎,一時間短片收益大於支出,為我打了一劑強心針,是不是長片也有這樣的機會呢?」她說。
2013年,《幸福路上》再傳捷報,成了唯一以動畫作品獲得金馬創投的百萬首獎,宋欣穎在創投會議上自信的神情令人印象深刻。一時間這案子成了當紅炸子雞,許多國外的投資商,包括新加坡、日本、法國等,都找上門了。
「我還是希望有國內的投資商願意給予機會,」宋欣穎打從心裡說,只可惜沒有一家電影公司或是製片敢走出這一步,「能理解的,畢竟台灣當時沒有任何一部台灣動畫有賣座的成功案例。」至於,為什麼沒有採用國外投資商,宋欣穎回應,多數國外的資金都得回到當地宣傳,某種程度會墊高電影成本,這是其中因素之一。
種種評估之下,宋欣穎決定找天使投資人,「是我的家人、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以1股新台幣1百萬元認養,湊足了輔導金以外的缺口。至今,我仍很感謝,他們多數抱著錢賠光也無所謂的心情,為的就是支持一個年輕人的理念。」
NHK口中的「Crazy Girl」
挾著新銳導演的光環,所幸開出的票房沒有很差,也談不上大好。除了國內的大獎外,迎來了全世界電影界的青睞,賣出了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韓國、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香港等多國版權,當中最難得的,應該是法國和日本了。
「在法國上映時,《世界報》給了我們全版的影評報導;另外日本NHK電視台專人來台採訪了兩次,每次節目都長達半小時,甚至給了我一個『Crazy Girl』稱號。」宋欣穎笑著說,若要說整個票房開出來,最大的效益莫過於一部台灣的動畫電影,賺到很好名聲,做到了很好的國際外交與宣傳,「天使投資人看到成績單後,都對著我說,這次投資是他們最值得的一次。」
至於,為什麼NHK會用很多次「Crazy」報導宋欣穎,據了解才發現,為了喝牛奶養一頭牛的故事,印證在宋欣穎身上,她為了《幸福路上》這齣動畫長片開了一家名為「幸福路映畫社」的公司,浩浩蕩蕩租了場地、招聘了一群動畫師、買了電影所需的設備和器材……完全是打破既往的做法,在日本可能只有大型動畫公司,例如宮崎駿才會有這樣的手筆。而國內外多數動畫電影,較常見的是每個環節發包給不同工作室去做,之後再後製、整合,「必須浪費很多溝通成本,我心中有個藍圖,由衷希望能完整呈現。」宋欣穎表示。
專案控管點滴符合台灣味
回到電影本身,會發現到整體是很台灣感的,舉凡巷弄街道、甚至是理髮院、檳榔攤等。宋欣穎給了這樣的答案:觀察和溝通;這正是她自己成立工作室的最大主因。
原來國內的動畫師,多數的畫風不是偏向歐美,不然就是帶有濃濃的日本味,「當我希望畫出一條台灣街道時,會發現一個大問題。每個街道、景致等特色都有帶到,筆法和色彩就有一丁點不對勁,看起來怎麼像法國,是帶有巴黎味道的台灣。」宋欣穎指出國內動畫師最大的盲點,原創永遠是最難的,人們往往會從自己喜歡的動畫基礎去創造,最安全也最容易。
她解釋,還是得回到觀察,首先讓動畫師學會放棄,接著再重建,必須讓他們回到現實,去觀察台灣人的行為模式,熟悉台灣的街道。好比日本動畫家暨導演新海城,筆下北國的空氣是很乾淨,清新感非常強烈,如果將之搬到台灣,作為《幸福路上》的場景,就會非常不搭。「不斷地碰撞、溝通,引導他們放棄原本喜歡的方式是很困難的,卻在大家互相要求與追求中找到平衡點。電影中的理髮院、檳榔攤等,都是透過不斷的觀察、修正,再觀察、再修正,一來一往才會打動台灣人,找到那種自己家鄉的親密感和歸屬感。」
專案管理金三角齊發
在專案管理中,常會提到時程、成本與品質是黃金三角,套用在《幸福路上》電影專案不謀而合。宋欣穎指出自己的確是用專案的角度來管控電影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場域、人員簽約的時間等都一一考慮,「從可能回收的票房去回推整個預算,再從預算思索如何配置人員、畫面等,可能會有些動畫人會檢討或是質疑電影某些人物的線條太簡單,或是某些場景只用填色,沒有所謂的細節。的確,我不會去要求要做到完美,因為這是預算中能做的選擇。」
「品質能到位就好,不是一昧追求到完美,因為代價太大。一開始,動畫導演和美術指導都不太能接受我的想法,一直想要Retake畫面到完美,直到他們滿意為止。」宋欣穎強調,「這時我只能搖身一變,把老闆的架子端出來,告訴他們電影其實是多媒介,不只是影像,還包括演員的聲音、表演以及配樂,還有環境聲音的設計。更多的在乎,應該是傳達給觀眾的重點何在?那個重點到的時候,我覺得動畫這方面就可以放手,無須要求到極致。」
她笑著說,在台灣某種程度對創作者不公平,作為一名導演,應該要盡量的花錢;然後制衡導演的應該是製片。「有趣的是,開發專案、主導專案,找錢的那個人,往往都是導演。一方面要創作,一方面要管錢,的確很痛苦。」
望台灣アニメ走出一片天
當提及《鬼滅之刃》造成的風潮時,宋欣穎正色地說,「日本アニメ(動畫)已經是一個王國了,她的美學、樣貌可說是包山包海,儼然是一種品牌。回到台灣アニメ,《幸福路上》的海外成績雖然亮眼,銷售成績很好,若套用日本對動畫的投入金額和營業額,會發現小巫見大巫,不能比評啊!」
至於,台灣動畫需要什麼?宋欣穎不諱言地指出,「任何一個影像創作最重要的莫過於故事和腳本,而不是技巧或技術,那些叫做基本。我們沒有辦法像皮克斯或宮崎駿,所以做到80或90分即可,但是故事腳本必須要120分,裏頭一定要包含想像力和國際觀,並了解目標客群是誰,方能有所作為。我很榮幸,透過電影認識許多全球重量級的動畫師、導演與工作室,是很美好的一段旅程。」
最後,宋欣穎以自己最喜歡的卡通《小甜甜》的一段歌詞,勉勵台灣電影從業人員,保持樂觀,自立自強有信心,前途光明又燦爛。又如《幸福路上》主題曲是鳳飛飛的「祝你幸福」──人生的旅途有甘有苦,要有堅強的意志,發揮你的智慧,留下你的汗珠,創造你的幸福──我是相信這句話的人。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