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職場必修
從企業PM到斜槓女強人 鋼鐵媽媽的真心話
2023/6/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2947
文/李靜, CSM

「以前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總感覺斜槓離我很遙遠,直到實際跨出那一步,才發現自己也能擁有無限可能。」她是商業思維學院產品課程主理人蔡伊芳(Evonne),也是一個孩子的媽,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她毅然決然走出舒適圈,和朋友共同打造線上商業學習平台「商業思維學院」,在短短數年內異軍突起,擦亮業界招牌。

別再一窩蜂當美妝旅遊部落客 開啟第二職涯這樣想
身處科技蓬勃發展,人工智慧(AI)快速演進的你我,不只要面對真實世界的競爭對手,不久的將來甚至得和機器人搶飯碗,「斜槓」成了上班族不得不面對的關鍵字,但斜槓該做些什麼才好,應該先思考哪些事情,是否也曾令你感到茫然?

「這些問題,我也曾經煩惱過!」蔡伊芳受訪時笑說,擁有超過10年跨國企業PM歷練的她,早在多年前就有危機意識,不斷思考自己第二職涯的可能樣貌。她心想:「究竟該做什麼才能既和本業相關,又能兼顧發展及自我成長?」她不太可能當美妝或旅遊部落客,工作性質也不適合做代購,更重要的是和本業八竿子打不著,在她看來,第二職涯除了要兼顧本業,更重要的是替本業加分,帶來1+1>2的效果,才能可長可久。

一次突如其來的成功,意外開啟她的創業路。蔡伊芳表示,多年前一位朋友開設網路媒體Betweengos,並邀請我寫篇文章,簡單談談企業PM的工作日常,想不到這篇文章一刊出立刻爆紅,成功帶動網站流量。她這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有能力寫文章,心想若能將這些年累積的知識用文字記錄下來,或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這一次成功經驗,成為開啟她寫作生涯的敲門磚,她開始練習投稿到經理人、數位時代以及專案管理領域雜誌,逐漸累積起更多曝光量與讀者,不少人回頭找到她過去在網路上撰寫的文章,進而有了一小部分死忠讀者。後來,演講和開課的邀約不斷,線上學習平台也找上她籌備線上課程,這時候她才驚覺,分享這件事原來也可以是一個事業!而那時當紅的《斜槓青年》一書,似乎也暗示著蔡伊芳斜槓生涯,正要揭開序幕。

斜槓之路難免有失敗 她靠「打帶跑」快速成長。然而,蔡伊芳的斜槓之路並不如想像中順遂,第一篇文章爆紅之後,第二篇、第三篇卻難以重現第一次的成功經驗,她開始自我檢討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是因為缺乏故事性嗎?還是內容太多專有名詞以及不夠大眾化?她不斷嘗試各類型內容,直到有一次她撰文評論某款電子書APP的種種缺點,那篇投稿隨即被《數位時代》編輯採用。

原來,這種帶有衝突性質的文章才是容易喚醒讀者共鳴且足夠大眾化的主題。後來她陸續寫了「支付大戰:Line Pay一卡通與街口支付的PK」、「Hey PChome, momo其實早已和你走在不一樣的路上」,成功抓住讀者的眼球!

為了擴大文章曝光量,同時接觸到多元領域的讀者,蔡伊芳開始經營自己的臉書和Instagram,因為不懂得經營,甚至找了工讀生代為管理,但由於目標不明確,沒過多久就宣告失敗,但她領悟到「自己也不懂的東西,找別人做只會更慘」,也發現無論如何經營與宣傳,最終吸引到的仍然是圈內人。她說:「其實,只要抓到真正的TA,找到高CP值的曝光方法,這比經營一大堆社群平台來得有效多了。」

疫情成轉職助力!為孩子勇於跨出舒適圈
就這麼當了幾年斜槓的自由寫手,蔡伊芳因為公司業務繁重,時常出差在外,這時商業思維學院創辦人游舒帆(Gipi)恰巧找上她,希望打造一個彈性、讓大家都能在家中工作的模式。過程中網站營運等瑣事全由Gipi一手包辦,她則負責產出商業類文章,付出的成本不多,卻有無限大的可能性,2人一拍即合。

就這麼做了一年多,隨著學院課程陸續增加,蔡伊芳眼看工作量越來越重,孩子又臨盆在即,她不斷思考著轉職可能性,直到2020年初席捲全球的COVID-19疫情,成為她轉職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爸媽開五金行,每天在店裡從早忙到晚,所以我從小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鑰匙兒童。」當時任職於旅遊電商的蔡伊芳心想,既然要請產假,公司也因疫情快撐不下去,她決定自請離職,全心投身商業思維學院,既能多陪陪孩子,也能持續朝著原有目標邁進。她說,想不到疫情非但不是阻力,反而成為她跨出人生舒適圈的主要動力。

外人看不見的創業艱辛 從客服到招生全包辦!
當時,商業思維學院成立剛滿2週年,一切都在飛速成長,而蔡伊芳的工作也出現了極大轉變。最初斜槓時,她只要負責產出文章,全職投入後,小至平台招生,大至公司運作通通要懂,「以前總覺得寫內容是我的強項,也能讓自己成長,直到真正全心投入後才發現到,原來要花這麼多時間處理這些繁文縟節」,想像與現實開始出現落差。

這份新工作時間雖然自由,工作量卻一點都不比在企業少,幾乎是「校長兼撞鐘」。蔡伊芳表示,每天下午3、4點的確能接孩子下課,但儘管陪伴孩子的時間長了,品質卻差了。每天夜深人靜,全家呼呼大睡之際,她永遠都在忙著做不完的工作,刪除臉書和LINE的假帳號是每天必備工事,還得身兼客服,處理堆積如山的訊息和文件,還記得某年跨年,全家人安排到花蓮旅遊,結果整趟都在忙著回覆客人的訊息。

蔡伊芳回憶,2年下來,她做了很多和核心能力不太相關的工作,又難以兼顧孩子,令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目標,思考著回歸斜槓身分。想不到離職消息一出,許多工作機會紛紛找上門,原來這2年她全心投入,早已默默在圈內打響名號,讓她身上「產品管理」的標籤更加穩固,也是這次經歷帶來最令她意想不到的收穫。

斜槓不是先斬後奏!先問問自己這3個問題
「想創業,首先得確認自己能不能既做喜歡的事,也做討厭的事。」蔡伊芳表示,很多人總覺得在工作之餘,開創自己的第二事業是件相當自由又夢幻的事。實際上,創業不但要自己計劃和安排時間,更要拋開平時在企業的螺絲釘心態,因為你自己就是一台機器,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幫你。不過,由於雜事實在太多,反而常常沒空專心處理核心工作。

另外,企業無論在客戶或品牌上靠著多年積累,已有一套完整的運作系統和口碑,同樣一套課程,大家可能願意在已有知名度的線上學習平台上購買,卻不願意在你自己新成立的學習平台上買單,顯見「品牌」這件事,攸關著消費者願不願意從口袋掏錢,因此「沒了名片你還能做什麼?」是創業者必須審慎思考的第二大難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慎選工作內容,蔡伊芳提到「延伸原有的核心能力」是關鍵中的關鍵。她以自身經驗為例,她身為產品及專案管理,延伸出去或許是行銷、講師或培訓……等工作,並且思考商業模式,也就是如何變現,唯有如此,才能在原有職場中保有磨練與練習的舞台,未來才有機會帶來實際報酬,「學會一魚多吃,才能滾得更久」。

蔡伊芳說,一開始務必將斜槓事業當成小小的第二曲線來投資,千萬不要一口氣全All in。更重要的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別忘了在工作中思考未來有哪些可能!

人生B計畫—啟動職涯無限可能

本期《專案經理》雜誌特別專訪各方斜槓人才,從個人端到企業觀,再以全球的角度剖析斜槓人才的趨勢與定位;提供來自不同職業別的實務案例,包...
人生B計畫—啟動職涯無限可能
專案經理雜誌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