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時事
疫後數位新浪潮 不破浪前行只能死在沙灘上
2021/4/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5088
新冠疫情衝擊展演產業,虛實雙軌的混合會議模式儼然成為疫後新主流,連帶提升數位科技、數位內容及數位工具的重要性。台灣產學策進會理事長、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認為,數位化轉型為必然趨勢,疫情則促使產業結構轉變、供應鏈大翻轉,即便疫情趨緩,產業結構數位轉型也回不去從前,產學界或人才沒跟上這波數位化浪潮就等著被淘汰!

累積10年能量 放視大賞躬逢其時
陳振遠認為,動畫、互動式投影、AR/VR等已成為數位科技展廣受歡迎的演繹方式,也是線上展覽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行銷武器。受疫情影響,國際展覽如:CES、ISE、Embedded、SCSE、MWC、IFA……等多採線上展覽模式,線上展有跨越國家地理限制、打破展出時間及天數限制等利基,成為疫後展覽新常態,這時更突顯數位化產學媒合平台「放視大賞(Vision Get Wild,VGW)」的重要性!

從2011年舉辦迄今的放視大賞是經濟部工業局打造的創意設計節,也是國內最具指標性的數位、設計學生創意競賽展覽,競賽領域含括:影音、動畫、遊戲、平面(傳達設計/產品設計)、跨領域、AR/VR、行動應用……等,透過競賽、展覽、影展、國際論壇、交流聚會等形式打造產學合作交流平台。

因應疫情,2020放視大賞也首度透過官網、手機App遊戲及電腦版高畫質沈浸式遊戲搭配系列宣傳活動,以虛實整合方式激盪出不同的活動能量,如線上直播揭獎、經濟部長王美花與網紅HowHow特別節目等,線上觀展人次較以往實體展多出近20萬人(2019年三天觀展人次近10萬)。

2020年放視大賞在執行過程中也同步釋放許多數位創意能量,如模擬實境(華麗虛實風)及遊戲互動(遊戲可愛風)推翻常見的線上展覽形式,強調沉浸體驗與互動性。模擬實境(華麗虛實風)體驗跳脫網頁顯示圖文,用遊戲引擎打造主題空間,民眾可以從網站下載執行檔,踏入遊戲世界,體驗四大主題館以及廠商館,不用VR工具也可體驗線上版VR產品;遊戲互動採動物森友會的風格進行設計,使用者在遊戲中可以化身自己選擇的角色形象;虛擬角色功能讓使用者透過客製化造型及程式控制,隨機出現於遊戲場景;強化連線機制讓線上使用者在體驗中遇到其他真實使用者,透過系統對話及動作功能進行簡單互動,提高線上展覽的趣味性,讓使用者體驗實體展有人陪伴的感覺。

匯聚數位人才 十年磨亮品牌力
放視大賞不僅希望成為數位內容產學合作的旗艦平台,更希望成為未來數位內容趨勢的體驗平台!十年過去,放視大賞已然從單純的競賽與展覽平台躍升為橫跨人才媒合、國際論壇、客製化工作坊等產學合作平台,讓學生可以盡情展現創意能量,接觸業界最新趨勢,也讓業界能夠找到一等人才及團隊,整合科技、文化、美學領域,強化數位人才培育與就業力,加速多元數位內容創新應用發展,成功打造品牌力。
一路走來,陳振遠特別感謝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時任經濟部加工處長)的支持,全台校長也是放視大賞最堅強的後盾,從2011年14所學校、11家廠商參與,參觀人數500人到2020年104所學校、269科系、60家廠商參與,參觀人數逾十萬人的佳績(圖一),明顯看出放視大賞不容小覷的執行動力及活動影響力。

臺灣產學策進會會員包含全台25所大專院校,結合學界各階層團隊(包含校長級至教授級),同時包含智崴、夢想、緯創資通等逾20家數位內容廠商,放視大賞鏈結全台269科系的學界能量,是產業與學界最密切的平台,「因此遇到困難時可透過理監事制度、會員大會及校長會議等方式共同商討、解決問題。」

很多人以為放視大賞資源很多,人力充足,事實上團隊人數不到10人,陳振遠認為,能有今日些許成績,因為團隊沒有設KPI,有需求有問題就盡全力去做,並以滾雪球方式修正,十條細繩絞在一起就會成為一條堅韌的鋼索。
除了扮演數位化產學媒合平台,放視大賞也是極佳的創新與創業社群平台,十年來已孕育至少10家遊戲新創團隊及原創作品,將台灣優質遊戲成功推向國際市場,如2016年遊戲類行動遊戲創作組金獎《細胞迷途》獲得雷亞遊戲投資支持;2019年遊戲金獎《人生畫廊》於2020年上架Google Play平台,並獲2020年年度最佳遊戲殊榮。
透過「業界出題、學界解題」模式,放視大賞成功解決企業諸多問題,協助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在產學媒合、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方面做出貢獻,如媒合智崴與南臺科技大學進行「六軸運動平台體感虛擬實境電競遊戲『閃電對決』」,透過研發、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轉型。「放視大賞推動的產學就業媒合、論壇、培訓班等各項專案最終目的,是希望從解決人才問題進一步扶持產業鏈。」陳振遠說。
放視大賞也是國內數位影音科技人才的創意搖籃,以動畫為例,過去,台灣動畫內容多走日式風格,近年已逐漸融入本土元素,如2016年放視大賞動畫金獎團隊「虎爺」由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同學製作,將台灣廟宇神祇融入動畫,闡揚本土文藝之美,更與接力棒遊戲公司合作推出「虎爺 TigerGod–虎虎出巡中」擴增實境遊戲,為國內首見AR養成遊戲。該遊戲採用Apple最新ARKit技術及Google ARCore技術,玩家可以將虎爺帶入現實場景,並有餵食、裝飾等功能,讓玩家與自己創造的虎爺互動,更運用AR技術重現動畫宮廟場景,帶領玩家在遊戲過程中認識台灣傳統宮廟文物。

數位跨域人才 創意、科技、同理心缺一不可
AI人工智慧、5G、體感科技等新興科技驅動數位轉型趨勢,帶動多元豐富的數位經濟活動、創新技術應用及新興商業模式,不想錯過這波數位升級浪潮,人才培育是關鍵。陳振遠建議學校及學生要大膽嘗試「跨域創新」,老師跟學生都要動起來,不要畫地自限。他舉義守大學鎖定「智慧科技」及「健康醫學」為例,讓理工、電機科系學生跨領域與醫學系合作,「了解健康醫學需要什麼才能跨域合作,累積跨領域知識,畢竟理工、醫學、藝術、文學系學生思維習慣不同,讓學生在校園修課時就習慣合作更能達到效果。」

針對數位人才培訓,陳振遠提出「產學合作,以戰代訓(實際專案導入課程)」,比方義守大學針對數位趨勢積極與產業界共同開設相關領域課程,如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與VR電競遊戲大廠維亞(VAR LIVE)產學合作,培訓內容以AI機器學習導入開發VR電競遊戲內容為主,攜手進軍全球市場,為企業界尋覓適切人才之外,也能同時為優秀學生找到舞台。

此外,臺灣產學策進會媒合樹德科技大學與智崴全球公司產學合作,共同執行「智崴全球閃電對決直播」專案,拍攝競賽直播及規劃玩家攻略影片,剪輯精華畫面在線上影音串流平台、《閃電對決》粉絲專頁分享,透過多元行銷手法擴大市場利基,學生則透過產學合作或線上學習平台、示範案例參訪、實作演練、團隊培養等方式累積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產學無縫接軌,有助學生就業。

除了專業技能硬功夫,陳振遠鼓勵學生以開放的態度(Open-minded)跨域學習,累積能量,更別忘了修鍊「同理心」這項軟實力。他笑說,AI時代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力,就連金字塔頂端的醫師專業技能都可能被資料庫龐大、短時間內就能判讀結果的AI取代,「但是希望、溫暖、同理心卻是無可取代的人類優勢。」數位科技亦然,即便動畫、AR/VR技術如何優異,藝術、創意等內容仍是核心,跨域人才需要同步培養藝術與科技實力。

2021升級版體驗:跨領域、跨維度科幻世界
今年邁入第11屆的「放視大賞」將於5月登場,首次採取評審總召制度,由各領域專業人士擬定產業趨勢及方向,確保評選作品與人才更貼近產業需求,減少產學落差,展前也舉辦系列就業培訓課程、動畫工作坊、師生交流會等活動,還有8場國際論壇,重量級講者包含政委唐鳳、金馬影展最佳動畫長片導演易智言、動畫合成師溫兆銘等。另一個亮點則是將高雄展覽館3000坪空間打造成沉浸式展區,主題展館設計結合5G與科技娛樂內容,升級版數位內容值得期待。

畫出你的專案管理

「我要把你阿嬤賣掉」這句話你有聽過嗎?這是台灣經典動畫《魔法阿嬤》裡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魔法阿罵》上映於1988年,歷經30餘...
畫出你的專案管理
專案經理雜誌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