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迷思
2022/6/1 作家:鍾婷 Anngus

2900

作者/鍾婷(anngus)
20年前有人質疑網路;10年前有人質疑電商;6年前有人質疑直播、自媒體;3年前有人質疑抖音、TikTok、短視頻;如今「元宇宙」在佐克伯喊出Meta的八個月後,依舊有人存疑。
但這世界就是如此,無論是實體或虛擬,總有人持不同觀點,端看自己處在什麼立場上,選擇相對有利的位置。而長期關注零售市場行銷的我,消費者的需求在哪?潛在商機就在那!我就得先卡好位、站好佔滿。在我認為,「元宇宙」就是網際網路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全新的消費市場,一個追求感官刺激、更沉浸更血腥的戰場。
曾有人問我,難道不怕賭錯趨勢、跑太快而徒勞無功嗎?對我來說,只是心態和觀念轉換的問題。既然是趨勢,自然遲早會發生,只是這波浪潮起得大或是小而已。放眼過往發生的一切,無論是電子書、雲端運算、ARVR或區塊鏈、虛擬貨幣,如今看來都是科技進步的積累,都有存在的價值。
心之所向的「元宇宙」
「元宇宙」這個並行於實體世界的虛擬時空,之所以能發展得如此快速,就在於結合了區塊鏈(Blockchain)、交互技術(Interactivity)、電子遊戲(Game)、人工智慧(AI)、網路及運算(Network)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六大技術,市場需求及環境條件早已具備,只欠東風吹,來孵化更多新創事業,及帶動各產業發展及轉型。
但不可否認,「元宇宙」是個很新的議題,處於萌芽階段,後續發展仍屬未知數,許多人對其更是一知半解。Metaverse一詞,雖起源於1922年《潰雪》科幻小說情節,但在佛教《心經》早已提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明朝思想家王陽明、陸九淵倡導「心學」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有異曲同工之妙,意味著「元宇宙」的發展勢必是眾志成城,這也是web3所強調的網路自治,自然形成出一套平衡運行的虛擬生態。
新手對「元宇宙」的誤解
儘管如此,對初踏入的新手們依舊有許多疑問與誤解,我們一一來剖析說明:
一、「元宇宙」就是一個少數人玩的大型遊戲,將曇花一現
或許是虛擬成像,且人人都需創建虛擬替身才能進入,再加上AR/VR沉浸式技術,的確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個大型的線上遊戲。但正如同Roblox創辦人大衛‧巴祖基(Dave Baszucki)所提出的八大特徵:虛擬替身(Identity)、數位人脈(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遲(Low Friction)、多元性(Variety)、隨時隨地(Anywhere)、經濟體系(Economy)及文明(Civility)。「元宇宙」不只是個感官鮮明的3D遊戲,它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國家、年齡、種族的隔閡,形成眾人認同的虛擬貨幣機制與經濟體系,及兼容並蓄的特有文明,是全人類網絡串聯的進化,或許並非全部人類都願意參與其中,但勢必是多數人會接觸的未來,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型態之一,只會有過渡與迭代,絕對不會衰敗或消逝。
二、「元宇宙」將取代實體世界,變成人類新文明
疫後的世界為了避免實體接觸,必然會鼓勵大家盡量遠距,但實體世界的基本吃喝需求絕對仍需被滿足。儘管「元宇宙」很沉浸、很有前瞻市場,甚至是並行於實體世界能多元發展出不同時空宇宙,滿足更多無限想像,但其具有的價值仍來自於實體世界的支持。「元宇宙」是眾人的想像而成,經濟體系與文明也需眾人的認同與追捧才得以建立。未來,人人將是橫跨現實及虛擬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活在其中一端。
三、「元宇宙」藏汙納垢,是投機份子賺快錢割韭菜的騙局
「元宇宙」進化快速,許多資訊迭代是以秒計算,產生知識落差自然就會有財富累積的差異。無論是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還是運作去中心化金融(DeFi)或遊戲化金融(GameFi),一定會有搶短線的投機份子混淆視聽,趁機大撈一筆,在實體世界不也如此。但只要不起貪念,關注長期發展,且隨著大家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提升,自然能將其導回正軌。
四、「元宇宙」中的資產,太過虛擬而無法獲得具體保障
現實世界裡我們流通的是各國法定貨幣,在虛擬世界中,我們有大眾認可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對虛擬世界擁有的資產,我們也有NFT以資證明,一切都建構在無法竄改的區塊鏈上,透過智能合約自動運行。儘管去中心化,沒有明確的管轄單位或法令,但由於網路自治,全憑人們共識去維繫所有運作。有趣的是,正因如此,許多發生虛擬資產被詐騙移轉的案件,受害人多半會先檢討自己,是自己的疏忽,將帳密洩漏讓駭客有機可趁。而這股自律的氛圍,也將為「元宇宙」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五、「元宇宙」能扭轉人生,改變命運
不少有心人士吸引新手進入「元宇宙」的引誘話術,清一色都是標榜只要提早進入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宇宙,自己就是一切,就是能制定規則的王。無論自己在實體世界生活的如何?只要到虛擬世界去就能改變人生。「魯蛇變王者」這描述估計只存在電影的情節片段中。或許搶進「元宇宙」的確能享有先行者優勢,但長期來看,仍會回歸人治世界,有能力、有想法、有謀略、有企圖的人,最終會獲得最大利益。這也是為何我倡導一定要搶先進入「元宇宙」的原因,至少我們能擁有改變的機會,至於能不能長期掌握、翻轉命運?就得看我們每個人的智慧了。
新手變「元宇宙」好手該有的準備
網路世界大者恆大,「元宇宙」更是大者極大!任何一個事件或環節的改變,都足以產生蝴蝶效應和馬太效應,牽連到任何一個遠方,產生莫大的轉變與後遺症。這也是我為何心心念念一直苦口婆心奉勸大家要趁早了解「元宇宙」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讓大家早日建立正確觀念,遠離可能的陷阱或危機。
準備一、積極學習、參與其中
經歷疫情、5G、與元宇宙這種種奇異點衝擊,澈底轉變人們的思維與生活,我們不單只是「看」箇中發展("Look at" the interne),而是必須「身處其中」("Be in" the experiences)去經歷這一切。
準備二、獨立思考、明辨是非
動態捕捉技術所塑造出的虛擬偶像,個個栩栩如生;沉浸式場景及裝備,令人真假難辨。每個人更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去質疑、驗證眼前的一切,不人云亦云,也不隨波逐流。運用所學,發揮自身優勢,貢獻一己之力,共同維護「元宇宙」這個烏托邦。
準備三、鮮明形象、共享共榮
追求沉浸感的新媒體科技,造就更多元化的感官傳播形式,勢必產生更海量的資訊干擾或誘惑,我們該如何脫穎而出,就得有更獨特的觀點、更特殊的形象、更宏寬的視野及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未來。
「元宇宙」到底是人類未來的救贖?還是投資人炒作的泡沫?全憑人類的意志所向去主導。畢竟以「去中心化」為基礎的web3概念建構在區塊鏈上,無法竄改,也無法獨裁。人人都能建構自己的想像,從中找到滿足。「元宇宙」是極樂世界?還是極惡世界?仍是未知數。但我們若不參與其中,經歷這個局中的一切真真假假……無論羨慕或憂慮,都是多餘的。
全通路營銷顧問,近20年零售營銷市場經驗。現任: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港台青年創意聯會副主席;匠心文創數位整合行銷總監。以行銷面向,輔導新創事業、企業轉型。曾於政府部會、各公協會、各大專院校等近百個單位,講授品牌經營、網路行銷、創意商機等相關課程;現年專司講授自媒體行銷、全通路口碑行銷。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