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時事
激勵,心態致勝! 思維不翻轉,結局就翻盤
2024/6/1 作家:張宏裕
1103
紀律的養成,唯有信心可以堅持
績效的卓越,唯有細心可以支撐
目標的宏偉,唯有雄心可以丈量

多年來擔任企業培訓講師,一直是我樂在其中的志業。工作中,樂見企業透過內訓培育關鍵人才、建立學習型組織,這亦可視作小型的專案管理(講求品質、時效與成本)。身為講師的我,除了引導學員積極投入,也會觀察企業組織文化與價值觀,特別是「紀律」的展現。因此,課前會不厭其煩地與承辦人資溝通,提醒學員務必「準時」入場。因為「準時」的紀律要求,不僅是相互尊重的基本禮節,也能確保參訓學員的權益。茲分享兩個印象深刻的經驗。

個案一
A公司環境福利優渥,講求人性化管理。當天原訂九點開課,開課前五分鐘只有兩位學員進場。我心急如焚地敲邊鼓,人資承辦才唯唯諾諾地催促參訓人員趕緊入場。但學員依舊紀律渙散、姍姍來遲、不以為意。正式開場時,已延遲15分鐘,且人數仍只有四分之三。承辦匆匆介紹講師後,我才開始授課,此時心中真是五味雜陳,心情大受影響。

個案二
B公司紀律嚴謹,講求「當責(Accountability)」文化。當天同樣九點開課,開課前30分鐘,全員已就定位,精神抖擻且保持肅靜。身歷此場景,當下令我敬佩不已。開場前,最高主管也蒞臨致詞,精簡提示培訓目的,期勉參訓學員後,交由我開始講授。身為講師的我備受激勵,此時豈能不投桃報李、傾囊相授?

個人、組織成長,繫於成長心態
上述案例,讓我聯想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提出的兩種心態: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與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她在《心態致勝》一書提到:「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她發現擁有「定型心態」的人,總是急於追求證明自我,將所有成果二分為成功或失敗;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是樂觀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質,將個人的基本素質視為起點,可以藉由努力、經驗累積和他人的幫助而改變、成長。這兩種心態都存在於人們心中,而外在環境與因素,可能會助長或加深心態。

缺乏生氣的文化:個人、組織都是定型心態
紀律的養成,唯有信心可以堅持。思維不翻轉,結局就翻盤。如果心態是不願意改變或害怕改變帶來失敗,這就是卡蘿.杜維克所說的定型思維,類似前述個案1.A公司。當組織沉湎於過往成功,競逐講求物質激勵,營造過於安逸的環境時,即喪失危機意識。一旦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衝擊,即釀成劇變。曾被譽為企業界模範生的美國安隆公司(Enron)在2001年宣告破產時,才揭露他們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醜聞。如今「安隆」已成為公司詐欺及墮落的象徵,此即組織助長了員工的定型心態,彼此爭功諉過,不願承認錯誤、自我反省,最後讓企業走向滅亡。

強迫成長:個人定型心態、組織成長心態
績效的卓越,唯有細心可以支撐。《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以寓言方式描寫兩隻老鼠「好鼻鼠、飛腿鼠」與兩個小矮人「猶豫、哈哈」在迷宮裡尋找乳酪的故事。「乳酪」隱喻我們生命中追求的東西,可能是工作成就、人際關係、金錢、健康、自由或心靈寧靜等。當迷宮裡存放在固定位置的舊乳酪一天天減少時,「好鼻鼠」最早嗅到了改變;「飛腿鼠」採取了行動;小矮人「猶豫」否認並拒絕改變,因為他害怕改變帶來更壞的後果;小矮人「哈哈」即時調整應變,他相信改變可以帶來更好的結果,於是展開行動去尋找迷宮裡存放的新乳酪。

「舊乳酪」代表我們習慣並眷戀舊的行為模式。定型心態的人格特質,沉溺於安適的環境,無法細心察覺環境丕變,導致自己的「乳酪」在不知不覺中被搬走,甚而在面臨挫敗時,怪天、怪地、怪別人!

若組織想改變現狀,但部分成員仍尋求安逸,不願變革或再精進學習,組織可透過良好制度,例如:賞罰分明的績效考核來推動。如果成員能及時幡然醒悟,跟上變革腳步,此謂強迫成長,否則其終將難逃被組織淘汰的命運。面對數位轉型時代來臨,我們需時時儆醒、勇於突破創新、保持「成長心態」,方能不被翻滾的浪頭淹沒。

引領變革:個人成長心態、組織定型心態
目標的宏偉,唯有雄心可以丈量。激勵(Motivate)原指心理上的驅動力,能將未滿足的需求引發為動機。激勵的過程包含激發動機、鼓勵行為、形成動力,以實現特定的目標。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激勵是內在激勵(Intrinsic Motivation),意指不假外求,轉而探求自我的良知與自覺、智慧與勇氣,進而激發自主感、意義感、進步感、成就感。

前述個案1.A公司,至少還有兩位學員準時進場,縱然外在環境與因素,可能助長或加深「定型心態」,但個人「成長心態」信念,會先從「個人當責」做起。雖千萬人吾往矣,堅定朝著目標前進,即便目前人微言輕,至終也能發揮影響力。就像寓言故事中的小矮人「哈哈」,他會反省、檢討自己為何沒有觀察到乳酪日漸減少的跡象,並著手去尋找放置新乳酪的地方。不要輕忽成長心態,只要一個人擁有,也能驅使組織創造出具備「問題意識」的文化,從而思考及滿足內部、外部顧客的需求。

邁向共好:個人、組織都是成長心態
把阻力扭轉成助力的前提,就是培養你的成長心態。成長心態能改變一個人、一家公司。而這個簡單的思維與心態,也往往是左右成功的關鍵心理素質。關於守時的紀律,我曾聽過 "Early is on Time, on Time is Late"(早一些就是準時,準時就遲到)。類似於前述個案2.B公司,當個人、組織都是成長心態,更能驅動組織邁向共好。

2023年全球「最佳工作場所(The Best Places to Work)」其中的一家幸福企業,除了員工福利,也將「使命感」導入企業文化中。受訪員工表示,他們成功的關鍵是來自於溫暖、團結的企業文化,執行長也說「我們一直在尋找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之間的平衡。」職場A+人才的競爭力在於成長心態:自我覺察、啟發他人、引領共好。「共好」是兼顧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誠如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的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永續議題。唯有個人及組織培養成長心態,不沉溺過往窠臼,方能達到紀律養成、績效卓越、邁向共好的永續目標。

敏捷先鋒,領航未來

《專案經理》雜誌近年來也持續關注敏捷,企業要真正實現擁抱變化、保持組織韌性,就必須從「頭—領導者」開始。因此,本期我們選擇了從上而下...
敏捷先鋒,領航未來
張宏裕
當責培訓推薦講師。講授「當責與共好」、「故事巧實力」等培訓,超過百餘場,擅長運用故事促動人心。現任『故事方舟文創工坊』主持人。著作:《共好,從當責開始》、《行銷,說出故事力》、《會說故事的巧實力!》、《吆喝—營銷就是會講故事》。曾主持《今夜,我們來說故事》、《亮點一二三讀書會》廣播節目。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