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敏捷
ESG大勢所趨,陳燕惠導入 Scrum協助企業走向永續!找對方法更能有效節能, 敏捷×Scrum加速
2025/3/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351
文/季平, PMP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帶動AI熱潮,在盛讚台灣AI供應鏈未來將扮演關鍵角色之餘,卻也掀起台灣缺不缺電的討論聲浪。除了發展AI需要大量的電力,全球因應氣候變遷提出「2050淨零排放」、ESG轉型與綠色製造等趨勢再再突顯「電力」的重要性與「節電」的迫切性。峰泰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泰節能科技」)執行長陳燕惠看到這些趨勢,因此在2023年走向創業之路。

綠色企業從友善環境出發,
合法節電逾10%

創業之前,陳燕惠曾服務於半導體通路商達20年時間,由於公司計劃將半導體元件觸角延伸至自動化設備,切入工業4.0,加上她個人也相當看好產業未來前景,因此毅然加入自動化團隊,接觸到的客戶包含國內外知名品牌的ODM、OEM大廠。自動化設備導入的過程中,她發現不少客戶採用自動化方案的起心動念是提升良率以及達到節能減碳的功效,但往往方案導入過程不僅勞民傷財、設備攤提的年限過長,也未必能真正達到節能目標及預期的效果。當她找到可以協助企業省電、省錢的節能方式,便成立峰泰節能科技,希望複製更多成功案例,幫助更多企業節電且減碳。

「隨著台商回流、核能除役,台灣缺電以及電力壓降的頻率越來越高。」陳燕惠說。因應台灣政策落實非核家園,政府與企業除了共同驅動太陽能普及化外,政府多年來也提倡使用直流變頻設備,以達到節能效果。但是直流電與交流電轉換以及直流馬達運轉時,產生的高低頻雜訊電流會造成突波電流、功率消耗及諧波等問題,導致交流電污染嚴重。電力污染的影響使得電網電路變熱、設備與馬達壽命變短、產品功因下降及能源的浪費。

峰泰節能科技提供的高壓電(11.4KV、22.8KV)節能解決方案除了節能設備硬體外,還包括能源管理系統(EMS)和效能改進建議,可以協助客戶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減少浪費,同時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長遠來看,更能創造潔淨電網、永續的友善環境。其他如「AI智控方案」及「ESG節能方案」則能協助企業有效地省電省錢、節能減碳,降低灰電對企業的傷害與無謂的浪費,節省至少 10%~12%的流動電力,協助企業落實永續目標!

峰泰節能科技的業務範疇與營運模式與製造業高度相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傳統的瀑布式(Waterfall)專案管理模式,實則不然,2024年3月取得CSM證照的陳燕惠積極導入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使年輕的峰泰節能科技在成立不到二年的時間就取得傲人成績,光是2024年,在七個月的時間內,受邀測試客戶數已達67家。

善用Scrum 33355精神,
讓ESG專案更敏捷!

「我們大約每季推出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陳燕惠說。由於單一專案約需準備15種文件因應,因此需要交付的文件數逾1,005件(例如:評估報告、專案計畫書、整合測試報告、施工計劃書等等),對於新創公司來說,負擔不小。所幸,善用敏捷三大支柱—透明性(Transparency)、檢視性(Inspection)與調適性(Adaptation)以及增量迭代特性,峰泰節能科技從原本單一的高壓電(11.4Kv、22.8Kv)節電設備、提供能源管理系統(EMS)與SGS測試驗證,逐步從「單點到套餐」,提供完整的包套服務;從原本單打獨鬥的直營銷售模式,逐步與不同夥伴結盟,共同拓展市場商機;從以往單點的One-Shot Order銷售,打入集團的策略採購渠道,快速複製節能永續專案,充分落實敏捷手法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核心理念,透過快速推出具有「最基本功能」的產品原型(Prototype),快速取得客戶與市場回饋並快速修正調整,極有效率地迭代增量,完成不同的成功專案。

等待讓人有無力感,
接單量多反而成為變相「懲罰」

執行專案的過程中,需要整合八至十位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跨組織團隊成員,例如:第一線業務、PM、FAE、機電人員、電力技師及建築師等等,再加上繁瑣的文書及台電報竣等準備工作,陳燕惠坦言:「壓力很大而且時間都不夠用。」過去,峰泰節能科技採用傳統的Waterfall專案管理方式,由於所有流程都具有連貫性,一旦A文件卡關,後面的B-C-D文件也會跟著塞車,以至於後端的執行團隊或各項文件流程也必須排隊「等待」,形成人力與時間成本的虛耗,效率無法獲得提升不說,團隊成員還需要額外加班趕工,她無奈地說:「客戶接得越多,需要準備的文件就越多,加班趕工的狀況就越嚴重。」接單量多反而成為另一種「懲罰」,所有人都感到心力交瘁,好像肩上背負了某種十字架。

此外,許多專案涉及不同部門(例如:業務、工程、研發、財會等等),一旦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動輒二至三個月的反應與處理流程相當容易錯失「第一時間出手補救」的良機,可能衍生更多成本的浪費。陳燕惠笑說:「我的個性比較急也比較雞婆,常會主動詢問各單位的執行進度與需求。」她發現,傳統的專案管理模式在面對突發問題時,因為資訊不夠透明,各單位的應對與資訊同步很容易脫鉤。或者,因為各部門只專注於自己負責的業務範疇,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或KPI後,鮮少主動關心其他部門的進度、因應狀況或是否需要協助,無形中拉長了專案的整體執行時間,發生問題時也很容易「回防不及」。她無奈地說:「大型組織尤其容易出現這類問題,很多時候是我急別人不急,所以常常要機會教育一下,以提升同仁們的協作與敏銳度。」

敏捷MVP以簡馭繁、快速迭代聚焦客戶需求
接觸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後,終於卸下大家肩上的沉重「十字架」並且降低了內外部資源的浪費,團隊成員從雜亂無章走向「敏捷」,體會到「以簡馭繁、事半功倍」以及「迭代增量」的種種好處。舉例來說,團隊成員開始將相似度高、邏輯相似的文件予以整併,使其標準化、模組化,形成模組化套版。其次,將Scrum框架導入不同專案後,所有專案都開始敏捷起來。舉例來說,陳燕惠會視不同專案類型與執行需求,選擇跨職能、具備技能的團隊成員參與其中,確保Scrum運作的完整性。成員各別依職掌功能屬性,平行式與客戶端對應的窗口溝通協調,各別找到對應窗口可能最在意的地方與痛點,團隊經討論後慢慢聚焦想法與解決方案,使團隊組員都能明確掌握每一個短衝目標(Sprint Goal)。

她進一步說明:「我們的團隊可能因為業務型態的不同,不會每日舉行Daily Scrum,而是與客戶開會進行溝通協調後,立刻做會後檢討並聚焦客戶需求。」這些結果都會充分反映到對應的流程與細節,團隊也會特別突顯與問題或需求相關的圖表或數據內容,打破過去會議以流水帳形式交代了事的作業模式,從小型、低風險的項目開始試驗Scrum,讓同仁快速迭代和學習。

執行過程中,Scrum團隊保有最高的調整性與彈性,促使專案持續迭代優化,提供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導入Scrum後,各專案因為文件整併、系統自動化等作法的調整,大幅降低溝通成本,例如:十五類文件整併為六類文件,降低60%的工作量;評估專案的撰寫時間從原本的二週縮減為一週,減少50%的工作時間;從初次拜訪客戶到正式簽訂合約,溝通時間從十二週縮短至八週,溝通成本降低33%,而且專案目標更為明確,也大幅提高執行效率。這樣的運作模式成效驚人,2024年峰泰節能科技上半年的節電專案簽約金額躍升為新台幣3億元!

「當責」精神有助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執行效率
「我認為Scrum最重要的精神在於『當責(Accountability)』,當團隊成員心中有這個觀念時,就會更主動面對自己的工作任務,甚至關心其他成員的進度,而且在必要時也會主動提供協助,彼此補位。」她說。她觀察,客戶在選擇服務方案或合作對象時,除了重視乙方提出的服務內容,也相當重視乙方面對問題的應變能力,以及應變對策的優劣,因此,「即時反應」能力佳的乙方更容易脫穎而出,而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這種即時反應能力。

陳燕惠認為,AI時代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企業不跟著求新求變就等著被淘汰,隨時要有危機意識,不只企業CEO,所有團隊或組織成員都應該主動且快速地學習成長,因此她非常鼓勵同仁敏捷起來,甚至隨時分享觀點,使用可視化工具(如:看板)促進訊息透明和共享,以強化團隊競爭力。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的扁平化有助於即時反應、即時溝通、即時調整與協作,以及即時同步訊息,讓專案的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能靈活地動起來!

她指出,在推動敏捷或Scrum框架時,如果公司主管或CEO本身大力支持,整體由上而下(Top-Down)效果更好,如此更能確保高層管理者和團隊成員了解並支持Scrum的價值和原則。她曾看見企業一代與二代之間對「敏捷化」的認同度與導入意願不同調,以至於內部衝突不斷,而且遲遲無法成功轉型。反觀峰泰節能科技在她的大力推動下,敏捷的發展腳步確實比其他企業快很多,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她坦言:「少數同仁在心態上與執行步伐上無法跟上大部隊,這時我會提出獎勵措施或採取正向鼓勵的方式推他們一把。」舉例來說,她會針對不同單位或團隊成員訂定不同的KPI,目標達成會有相應的獎勵,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這種方式適度給予同仁壓力,讓同仁之間因為良性競爭而產生追求進步的動力。

僕人式領導潛移默化,激發「共好」氛圍!
為落實「僕人式領導(Servant Leadership)」,她會先將各部門的主管拉進Scrum團隊,從主管帶頭做起,以服務同仁為優先、多聽少說、釐清組織願景,並協助同仁解決問題、建立信心,同時不忘適度讚美及鼓勵同仁勇於改變,一旦各部門主管以身作則,就能將這種影響力逐步擴散至公司內部同仁,激發不同的想法與花火,然後慢慢影響客戶及其他協力單位,形成一種正向循環,讓大家一起「共好」。

「KPI形成某種壓力,輔以僕人式領導的循循善誘,有助降低企業導入Scrum框架時可能產生實務落差的可能性。」陳燕惠說。此外,她也鼓勵企業主管或CEO學習敏捷或多修習Scrum相關課程,一旦關鍵主事者真正了解並能活用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就能更好地解讀業務、研發端從客戶端帶回來的訊息,甚至與敏捷自組織共同擬定專案策略及執行專案計畫,避免業務或研發端釋放錯誤或不盡正確的訊息,進而影響團隊對客戶需求的解讀,甚至影響專案方向與進度,形成另一種資源的浪費。

她強調:「導入Scrum的時機(Timing)很重要,建議企業積極擁抱這種有效的管理方式。針對不同的專案PO(Product Owner),也要清楚告知賦予他的任務為何。」當然,如果客戶端的產業屬性、業態或組織架構尚未/不適合導入敏捷或Scrum框架,也無須勉強,可以適時搭配瀑布式與敏捷手法兼而有之的混合式(Hybrid)管理模式,以便促使專案成功驗收。

獲得「2024頂尖敏捷CEO大獎」的肯定後,陳燕惠仍將帶領團隊落實不同的敏捷專案,善用敏捷手法與Scrum框架的33355精神,持續優化生產排程、高壓電施工與台電申報流程、效益評估文件的流程優化,以及提供更完善的ESG節能方案,進一步協助客戶提高整體競爭力。

雙獎特刊

在數位轉型、AI技術崛起與ESG永續發展的浪潮中,企業如何站穩腳步、持續創新,已成為每位專案經理與領導者無法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期《專...
雙獎特刊
專案經理雜誌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