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部 臺鐵新秀姑巒溪及樂樂溪橋搶修監造管理專案 歸鄉有路—台鐵新秀姑
2025/3/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287

2022年9月18日,花東地區遭遇芮氏規模6.8強震,造成臺鐵花東線中斷,其中新秀姑巒溪橋15跨主梁全數錯位,最大位移超過1.3公尺;樂樂溪橋八座橋墩遭受嚴重損壞。不僅影響到鐵路交通運行,更對花東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產業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臺鐵新秀姑巒溪及樂樂溪橋搶修監造管理專案」的監造管理作業,不僅成功地在百日內恢復鐵路通車,更因其在災後搶修、專案管理和公共工程監造相結合方面的卓越表現,也成為台灣公共工程因應自然災害的重要案例與典範。
團隊簡介
公司名稱: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Sinotech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Ltd.)
公司簡介: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以大型基礎建設為主要業務的綜合型工程顧問公司。秉持正派經營、品質保證、追求卓越、創新突破四大經營理念,兼顧工程美學與環保,並提供全方位的工程顧問技術服務。業務範圍從工程最初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到施工監造、檢測、專案與營運管理,以及相關的技術諮詢。
專案介紹
專案名稱:
臺鐵新秀姑巒溪及樂樂溪橋搶修監造管理專案
(Supervising Management Project of Emergency Repair for New-Xiuguluan River Bridge and Laklak River Bridge and of TRA)
專案團隊介紹:
中興公司設置「工程管理事業責任中心」集中調派監造人力並統一管理工地事務,以提升監造品質,厚植公司監造實力。轄下並設置「工程管理部」負責整體性監造業務之發展及策略規劃。因應專案急迫特性,由「工程管理部」調派成員進行本工程搶修監造管理專案。
專案目標:
1.因應2022年09月18日池上大地震造成臺鐵花東線中斷,對於其中受損嚴重之新秀姑巒溪橋及樂樂溪橋進行修復。
2. 2023年01月18日農曆年前恢復臺鐵花東線通車。
3.通車後二個月持續監測橋梁安全,確認修復成效。
專案人數:
8人
專案起訖時間:
2022/10/01~2023/02/28
因應2022年9月18日花蓮地震災後導致臺鐵花東線中斷的緊急情況,工程單位建立了「臺鐵東里搶修前鋒營」聯合辦公室,以統籌各單位投入搶修工作。每日定時召開工作檢討會議,對當日工作成果進行確認,並對後續工作安排進行協調。這種高效的管理模式不僅確保了專案各階段能夠順利執行,同時也體現專案管理在公共工程中的重要價值。
新秀姑巒溪橋以國內軌道工程首次使用「頂昇橫移」復位工法進行橋梁震後主梁錯位之修復,樂樂溪橋損壞之橋梁墩帽則以鋼板包覆方式進行修復。傳統的修復方法估計需要六個月以上。然而,通過創新的工法、積極的動員與有效的風險控管,工程單位成功在48天內完成新秀姑巒溪橋的復位工作,並接續完成樂樂溪橋的修復。後續軌道、電力及電務、號誌設備,陸續接通復原,並連續九天以各型車輛做壓力測試,確保路線各項設備穩定,完成聯合檢查程序,花東線鐵路遂於2022年12月28日恢復雙向通車營運。
敏捷管理提升工程效率
監造專案團隊採用敏捷管理方法,每日進行進度評估和調整,並利用專案管理資訊系統(PMIS)進行即時資訊共享和決策支援。這種做法不僅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還增強現場各單位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除落實執行公共工程三級品管制度外,還引入先進的監測技術。在新秀姑巒溪橋和樂樂溪橋安裝了自動化監測系統,復行初期採用80公里/小時的速限行駛,並在通車後二個月內持續監測橋梁在常態和外力擾動(如:地震、列車通行)下的結構反應。這種謹慎和負責任的做法確保了鐵路交通的安全。這種做法將傳統的工程監督與現代化的數據分析相結合,確保施工成效及後續通車安全與恢復正常營運的量化依據。
面臨多重挑戰的風險管理計劃
本專案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複雜的地質條件、持續的餘震威脅和河水暴漲風險。為應對這些挑戰,監造專案團隊制定詳細的風險管理計畫和應急預案:
一、洪水與餘震的挑戰應對
首先,為應對可能的洪水威脅,提前進行河道改道工程,並建立跨河便橋。這些措施不僅保障施工設備和人員的安全,也為後續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在新秀姑巒溪橋的搶修過程中,共計遭遇三次大雨洪汛和六次餘震的考驗,其中一次洪水甚至沖毀第九跨的重型支撐架,並掏空橋墩基礎。面對這些突發情況,工程單位皆能迅速採取應對措施,確保了工程的持續推動。
二、建立避難機制確保安全
其次,專案過程建立了完善的避難機制,制定了緊急疏散路線和程序,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等突發事件。這種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不僅能保障工程人員的安全,也確保整個專案能夠在高風險的環境中穩步推進。
三、創新技術應用:無人機巡檢
此外,專案團隊創新地運用無人機(UAV)技術進行日常工地巡檢及進行現場影像溝通。這不僅能夠提高巡檢效率和安全性,還為周邊環境影響的評估和因應決策分析提供了參考資訊。
社會支持與透明溝通
本專案的執行過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專案團隊通過多種渠道與公眾進行溝通,增強工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例如:花蓮縣鳳林國中八年一班的學生自發組織了一人一信的活動,為搶修工作團隊加油打氣。這種社會參與不僅提高了工程的透明度,也增強了公眾對災後重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並通過媒體報導和社交媒體等渠道,定期向公眾公布工程進度和重要里程碑。這種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不僅讓內部資訊的順暢流通,還有效管理了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期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
搶修作業對地方交通與經濟的影響
花東線鐵路的雙線復行搶修作業的完成也對當地交通恢復和經濟復甦產生了重大效益。在搶修期間,臺鐵局採取了一系列臨時措施來維持交通運輸能量。據統計,從9月19日至9月29日,花蓮與台東間搭乘臨時接駁車的乘客達30,593人次。9月30日至12月27日期間,玉里與富里間搭乘接駁巴士的人數高達188,586人次。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鐵路中斷對當地交通和民眾生活的巨大影響。
本搶修工程提前22天恢復通車,這一成果對2023年元旦和春節期間的旅運產生了正面的效益。據統計,2023年1月花東線鐵路運送了超過305,125人次的旅客,有力支持了當地旅遊業的復甦。這不僅解決春節期間的交通壓力,還為東部地區的經濟及觀光產業的復甦注入強心劑。
成功案例與學術肯定
公共工程委員會112年02月08日工程企字第1120100011號函,陳述本案係為公共工程因應災害之成功緊急採購案例。專案團隊也將施工工法細節以「臺鐵樂樂溪橋及新秀姑巒溪橋之震損調查與復舊工程」為題,發表於「地工技術」期刊,並榮獲地工技術2023年優良論文獎。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在2024年4月3日花蓮大地震後的專刊中,特別納入了本專案的案例回顧,肯定其在震災後積極作為方面的典範意義。這不僅是對專案團隊工作的肯定,也為後續天然災害的搶修作業提供寶貴案例與經驗。本專案在艱困的條件下快速完成搶修,展現團隊的凝聚力與執行力。透過嚴謹的專案管理、靈活的敏捷(Agile)思維,更是團隊眾志成城的結晶。後續中興公司之工程管理單位,亦善用此專案經驗,強化跨單位的協作機制,為未來建立快速應變的態勢,將專案管理內化為組織文化,持續精進公共工程監造管理的服務品質。
結語
「臺鐵新秀姑巒溪及樂樂溪橋搶修監造管理專案」充分展現將專案管理思維融入公共工程監造實務的價值,更有效地結合專案管理的整體規劃策略與監造管理的執行控制能力。通過靈活運用政府採購法中的因應緊急處置之採購條款,專案團隊成功縮短採購流程,為災後快速反應樹立法律和操作層面的範例。引入敏捷式管理和風險控管等專案管理手法,結合各單位的同步配合,專案團隊更成功打破傳統工程的本位主義隔閡。務實地因應現場工程過程中的變數與風險,達成專案設立的目標,也充分體現專案管理概念應用於公共工程領域的顯著效果。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