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敏捷
眾力眾智無極限 由志工完成的敏捷教練聖經
2022/6/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1232
文/ 鄧學謙, CSM, CSPO 協同第二組翻譯校稿小組

敏捷教練的聖經「教練敏捷團隊 Coaching Agile Teams」,在Product Owner(主編)本身擁有國際教練總會ICF的專業ACC證照的周龍鴻博士主導下,號召51位志工,分為四個翻譯校稿小組以及一個整合組,以敏捷管理手法,讓一群原本互不相識的管理界高手,透過組建虛擬團隊,以遠距之方式分工進行翻譯,於2022年1月31日終於完成高品質之翻譯及編輯工作,成果斐然,管理界一致讚賞。

「教練敏捷團隊 Coaching Agile Teams」,被有意成為敏捷團隊教練的專家們,視為學習之聖經,書中藉由情境範例,將敏捷教練面對不同對象時應該要具備的技能、教練的角度,以及應注意的事項,書中說明鉅細靡遺,可讓初階學習者獲益良多,更可讓已經是教練的人,在閱讀後精益求精,在實際教練中驗證書中內容後,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ScrumMaster、敏捷教練及轉型中的專案經理最佳指南
本書為教練敏捷團隊的啟發性實用指南,對於想要成為優秀敏捷教練的每一位讀者,本書可以協助他們如何培養及引導專案團隊在敏捷領域變得更加出色,且能促進團隊打造出能讓他們深感自豪的產品,並可協助組織從提供創新與卓越成果的團隊中獲得強大的效益。

ScrumMaster與專案經理越來越常被要求教練敏捷團隊,但這並非易事,一個合格的敏捷教練,需要全新的技巧,以及關於何時該介入與何時該放手的細膩理解。尤其是書中提到,一個好的敏捷教練,要從「發號施令的控制風格」轉換成引導團隊發揮的敏捷教練,需要截然不同的全新思維。

在本書中,Lyssa Adkins為敏捷教練提供此新思維所需要的理解,並指引團隊在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中取得非凡的表現。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敏捷教練的角色、探索成功與失敗的元素,並了解如何調適那些從專業教練與輔導等領域中擷取而來的強大技能。

閱讀本書之後,你將能夠:
● 了解成為出色敏捷教練所需的知識。
● 掌握所有的敏捷教練角色,如:老師、導師、問題解決者、衝突駕馭者,以及績效型教練。
● 建立一個能讓自組織與高績效團隊自然湧現的環境。
● 教練團隊從過去的協力配合邁向全面性的協同合作。
● 隨著團隊的成長與改變,調整你的領導風格。
● 在不需主導團隊與阻礙其成長的情況下,積極參與。
● 辨識出教練過程中的失敗、復原及成功模式。
● 充分善用自己個人的敏捷教練旅程。


無論是敏捷教練、領導者、培訓師、導師、引導者、ScrumMaster、專案經理、Product Owner,還是團隊成員,本書將有助你更加熟練地協助他人發揮從而有優異表現,透過本書內容的學習,你的教練之路及成就,將會令你感到心滿意足。

自2004年以來,作者Lyssa Adkins已教導過數百名學員Scrum,也指導過許多敏捷團隊,並擔任過許多教練學徒的教練主管。接觸敏捷之前,Adkins擁有超過15年的專業經驗,她曾在大大小小的管理顧問公司、商業軟體公司及《財星》前500大公司中負責領導專案團隊與專案經理人團隊。即使擁有這些豐富的經驗,她仍對於妥善運用敏捷的強大威力與簡潔感到讚嘆。作者自己也將此書做為教導「教練敏捷團隊」培訓課程的教材,讓敏捷教練能夠學習、練習,以及深化本書所提供的技能與思維。

書中詳細說明如何邁向教練之路並持續精進
本書共分為三大部分共十三個章節,這三個部分分別談到教練的本質、教練的任務及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以及後續應該要怎麼樣持續精進。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在說明教練為什麼重要,以及教練的本質是什麼, 在第一個部分也有提到一個好的教練應該要改進哪些既有的習慣。在書中作者特別提到,以前我們總會習慣以命令與控制的方法和團隊溝通及互動,但是當一個敏捷教練,要促進團隊願意發揮自己的功能並且能主動地和別人互相配合協作。要做到這一點,當教練的人只要能夠忍得住並且願意給出時間讓團隊夥伴習慣自主思考其自我組織,這對於許多初次擔任教練的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難以擺脫的習慣。在書中也有提到,一個合格的教練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及心態上應該要有哪些的改變。在這個章節中最重要的是讓讀者能了解到,一個敏捷教練他在面對不同人的時候,他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風格。

在第二部分中,主要在說明一個好的教練,面對不同的對象時,應該要做哪些事情,來教練這些不同的對象。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教練應該要轉變為導師、引導者、老師、問題解決者、以及衝突駕馭者、協同合作領導者等角色。在書中都有詳細提到,敏捷教練在扮演這些角色時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運用哪些工具?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態度?以及如何做才能夠讓所有不同的對象互相協作,共同協助團隊取得更多的成就。

特別的是,在第二部分中,對於各種角色的教練之指導可以說是鉅細靡遺, 而且有許多的實證案例及詳細的作法解說,其中包括敏捷架構中的各個會議辦理的原則及方法,敏捷教練應該在什麼時間進行引導、什麼時間進行教學?當團隊遇到問題時,敏捷教練應該要怎麼解決問題、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如何分析看清問題等,書中都有明確的說明。

對於敏捷教練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遭遇衝突的時候,如何去釐清衝突的層級是什麼?對於衝突應該要怎麼樣處理?如果遇上了無法解決的衝突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處理,作者在書中給了相當多的建議,也有其他可供參考的實際案例,讀者可以就書中的描述內容考量自身遭遇的狀況進行運用。

本書中對於一個可以充分幫忙團隊協同合作的領導型教練的工作原則也有詳細的描述,其中特別釐清教練是協同合作而不是協力配合,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哪裡?以及要如何掌握,進而可以培養團隊的「協同合作肌肉」,讀者只要仔細閱讀之後,並且和自身遭遇到的問題對比,就會發現本書作者所提供的各種方法,可以立即應用在工作場合上,並且可以即時的協助處理讀者所遇到的問題。

第三部分是對於已經於前一部分學習到一定程度的讀者所給的建議,其中包括作者關心每一個想要學習敏捷教練的人,考量他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失敗及挫折,為了要讓這些敏捷教練可以迅速地從失敗中學習及復原,在此書中給了一個失敗復原期成功的模式,這部分可謂字字珠璣、字字血淚,也是給每一個想要學習擔任敏捷教練的人一劑強心針。

另外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也提到一個敏捷教練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達到學習當敏捷教練的目標,在這一部分中他特別提到除了敏捷教練所必要學習的技能之外,其他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翻譯志工共同實踐敏捷教練實務
本書翻譯志工團隊的Product Owner周龍鴻博士表示,此次選擇此書進行翻譯,係因為本書內容相當實用,而且作者的說明清楚易懂,更有許多實例可以引導讀者理解書中內容。透過本書內容的學習,將會協助敏捷教練從發號施令的領導作法,成為引領團隊協同合作,讓團隊成員可以有更好的互動,並能推動團隊自組織文化,在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中,共同創造非凡的表現。

擔任Area Product Owner的林汶因表示,此次翻譯是採敏捷手法進行的,所有志工群依共同討論商議確定的架構,以穩定的節奏進行翻譯工作、溝通協調,以及校稿工作,透過Daily Scrum溝通工作團隊的每日產出情形以及遭遇之問題,以利適時解決。在每週的Review會議中,一同檢視當週的翻譯產出是否符合允收標準,並且定期召開回顧會議,共同討論解決週期內遭遇之問題,一同調整大家的步伐。

所有參與的志工夥伴,除了可以透過翻譯過程中,學習到書中寶貴的知識及實務經驗,也在整個合作的過程裡,與小組裡的夥伴,以及小組之間的互動中,將書中的知識落實在實務上。也因為合作的夥伴中,有許多是敏捷的資深實踐者,過往在書上遇到的疑問,也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最實務的解答。

敏捷是個新的熱門管理架構,透過敏捷架構可以讓工作團隊有最密切溝通的過程,追求可以快速產出對客戶最有價值產品的手法。在實務中,敏捷也因為其架構具有的靈活性,可以依客戶或市場的異動,快速作出因應作為。敏捷最重要的是互動的手法和心法,這也常常是許多公司導入敏捷時會遭遇的難點,因為這很需要來自外部的經驗協助。本次翻譯的正是一本可以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推動知識和方法的參考書籍,相信在本書付梓問世後,一定會對台灣推動敏捷教練養成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Go/No Go 致勝決策全局觀

本期精彩的封面故事包含了決策專家的決策觀、決策注意事項以及你我常陷入的決策迷思分析以及決策實務文章,其中特別專訪中國百事可樂董事長黎...
Go/No Go 致勝決策全局觀
專案經理雜誌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