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敏捷
評價高績效敏捷團隊的7個指標
2022/12/1 作家:張志維
1049
作者/張志維

公司裡的敏捷團隊越來越多了,大家不禁要問,哪一個敏捷團隊未來的表現可能更好一些?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高績效的敏捷團隊?有哪一些特徵可以來協助我們辨識一個高績效敏捷團隊?

要探究敏捷團隊的高績效特徵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敏捷團隊的組成與運作方式與一般團隊是不同的,所以一般團隊的高績效團隊特徵並不能直接套用在敏捷團隊上。因為一般團隊是照功能別組成的,相同專業的人員會分配在相同的部門(例如:人事部、業務部、財務部……等),而敏捷團隊是跨職能的,一個團隊中有來自不同專業的人才(例如:風險評估專家、業務專家、財務專家……等),所以一般團隊與敏捷團隊先天上就存在一定的差異。

舉例來說,一般團隊中非常重要的「分工明確」特徵,在敏捷團隊中不同職能的分工一開始就已經具備,再加上每個Sprint中工作是自己認領的,各自有各自的專業與工作,分工明確的特徵自然成形。所以,分工明確的特徵固然重要,但在不同敏捷團隊間的差異性不大,做為指標可能辨識度不高。

相同的道理「全員當責」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關鍵指標,但在敏捷團隊中是自然具備的特質,因為團隊規模小分工又明確,結果只能是「全員當責」。再加上自己的專業與自己認領的工作,自己必須當責,所以當責的指標對辨識高績效敏捷團隊的幫助也很有限。那麼在這種先天的差異下,一個高績效敏捷團隊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特質,我們又該如何評量呢?以下是高績效敏捷團隊常見的七個特徵:

1. 持有一致的觀點
團隊成員能夠朝著共同的願景和價值觀良好地合作。團隊一開始就明確設定期望並全力以赴。一個高績效敏捷團隊會有一個明確定義的團隊公約,以幫助定義團隊成員的期望以及團隊如何一起工作。團隊成員將敏捷視為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系列的活動或儀式。他們相信團隊的成功勝過個人成就,個人角色和職責處於次要地位,專案或任務的成功應該是重中之重。

2. 承擔自我管理之責
團隊能夠管理自己,無需經常受到經理或專案負責人的指導。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需要指導,尤其是在團隊剛組建時,但只要他們有必要的可用資源,應該就能夠接受敏捷的概念並按照它運行。團隊能達成共識以決定誰將承擔額外的責任,好能以專業的方式完成工作,並與公司裡已經存在的其他敏捷團隊保持一致。

3. 不斷精進專業技能
團隊成員具有各種專業知識的職能,致力於實現共同目標。跨職能的成員可能來自公司內的多個專業部門。團隊成員不會拘泥於他們預先設定的角色,在培養T型技能的同時,他們會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技能,並瞭解團隊成員彼此技能間的關聯性與依賴性。不斷提高技能是團隊的習慣,團隊從一開始就定義了期望,讓成員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學習其他的技能,使他們成為當前團隊和未來其他團隊的資產。團隊成員會持續發展額外的技能,以在自己的領域中達到精通。

4. 致力於持續改善
團隊知道預設的解決方案不太可能一次就正確,因此,他們會要求最終用戶提供回饋,以支援團隊朝著成功的路線圖前進。團隊能透過衡量指標,包括:燃盡圖、工作速度、發布頻率和交付速度來查看哪些地方進展順利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團隊總是專注於持續改進,不會重複同樣的錯誤。團隊能提供成員在整個過程中提出問題或改進流程想法的機會,並協助團隊成員對專案進行任何必要的修改。

5. 具備熱情與韌性
團隊盡一切努力履行承諾,在工作場所取得卓越的成就。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活力,並且一直在尋找創造性的想法來解決複雜的問題。團隊成員每個人都覺得他們有彼此的支持,做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很開心。團隊能有適當的鬆弛。對於完美的節奏而言,突然的停頓或片刻的沉默與持續演奏的音樂一樣重要。團隊具有彈性,並且能在Sprint時或馬拉松時保持參與,並準時交付。

6. 鼓勵溝通與合作
團隊鼓勵每個人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製作出色的最終產品。無論他們的核心職責是什麼,團隊成員相互信任和尊重,雖然他們有時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爭吵,但他們應該能夠自行排解。他們散發出積極的氣氛,組織中的其他人也能感受到。整個運作過程透明化,團隊內始終保持溝通管道暢通,無論是透過定期的團隊會議、電子郵件溝通還是其他方式,每個人都知道其他成員在做什麼。團隊有能力進行協作,團隊成員結合他們的優勢和劣勢,創建一個能夠實現多個目標的團隊。

7. 擁有快速試驗與調適能力
團隊傾向於將他們的方法模型從傳統方法(如:瀑布式)轉變為敏捷式的新方法。在這樣做的同時,他們確保將敏捷方法與客戶需求整合在一起,並使尋找業務價值變得更容易。團隊成員能適時自我調整或協助團隊排除運作上的障礙,並專注於可交付成果,透過每次的迭代,讓團隊的成果更加接近客戶的期望。團隊不怕失敗,將失敗視為經驗教訓、帶來新見解和機會,以推動更好的客戶體驗。團隊成員會毫不猶豫地接受失敗的結果,並持續調整他們的作法,直到他們看到成長和發展。

看完這七大特徵,可能有些您心目中的特徵沒有包含在內,這是因為團隊的行為很複雜,只能盡可能列舉最關鍵的特徵,而沒有辦法涵蓋所有的特徵。另外,有些特徵之間具備因果關係,例如:當團隊具備「共同的願景與價值觀」,再加上「溝通與合作」時,自然會產生「良好的工作關係」,或一定程度的「凝聚力」……等,所以「良好的工作關係」與「凝聚力」就不需要特別強調在高績效指標中,但這並不表示對高績效敏捷團隊不重要。

總結來看,要描述一個高績效敏捷團隊要具備什麼特質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上的七個評量指標也未必能盡如人意,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你的團隊具備以上七個高績效團隊的特徵,必然能夠成為一個高績效的敏捷團隊。

敏捷組織新型態—強化組織韌性 跟進市場變化

如何讓企業真正「敏捷」起來而不流於空泛形式?本期封面故事針對企業轉型所需的準備、組織敏捷性的特性、組織敏捷下的團隊思維改變及相關實務...
敏捷組織新型態—強化組織韌性 跟進市場變化
張志維
張先生曾任職於IBM、GE等國際知名企業,擁有台灣大學MBA學位。2004年底離開美商陸訊科技亞洲區副總裁的職位之後,專攻領導力的培訓與發展。近幾年投入敏捷轉型領域,協助企業將敏捷的概念融入日常運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