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衝擊倫理與數據隱私 用最壞的打算管控風險 不用AI就被AI取代 人腦駕馭電腦專案管理新挑戰
2024/9/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836
文/李宗祐
根據研究指出,專案管理運用科技停滯不前,是三分之二的專案無法成功的重要原因,突顯出專案管理面臨嚴峻的高失敗風險。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MI)執行長皮埃爾‧勒曼在PMI於2023年底發表《用AI人工智慧塑造專案管理的未來》報告時,公開指出:「對專案管理者而言,AI是引領轉型與提升專案成功率的巨型機遇。」隨著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全球掀起AI狂潮,《2023 PMI專案管理全球年度調查》發現,21%受訪者持續或經常使用AI做專案管理;並有高達82%高階領導者認為,AI在未來5年內會對專案管理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連《華爾街日報》都報導,熟練使用生成式AI成為職場必備技能。
AI協作專案管理 現在進行式
「這是正在進行中的趨勢!」五年前開始從事AI教學的台灣首位AWS Security Hero(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資安英雄)林家瑋指出,PMI近幾年積極推廣PM使用AI工具跟相關認證課程,建議可以經常使用好用的工具,建立專案管理WBS(工作分解結構)或時程規劃。「我認識的專案管理顧問公司,自從ChatGPT發表以後,就開始導進AI相關解決方案提高效率,協助PM(專案經理)做專案管理計畫或分析撰寫企劃案向客戶提案。他們利用不到1年的時間導進AI,有效提升專案管理效率跟產出成果,隔年就縮減三成PM,管理效率同步提高。這是我看到最明顯的成功案例。」
林家瑋認為善用AI優點很多,「我們做軟體開發專案最常發生溝通問題,軟體工程師都很堅持原則,團隊花很多時間溝通卻總是雞同鴨講。ChatGPT在2022年底發表以後,我們就請PM看看有沒有AI工具,能夠依團隊提出需求條件自動畫出樹狀圖或路徑規劃,甚至做出原型系統,協助我們跟工程師溝通『我要的就類似這個,請往這個方向設計。』現在有些AI工具很好用,省掉很多溝通時間和成本。」再者,資深工程師因薪資高貴而同時承接多個專案,公司再指派資淺工程師協作,但資淺者編寫的程式通常不夠完備,需要前輩指導跟幫忙修正;每次修正完,都覺得不如自己寫就好。
隨著ChatGPT的推波助瀾,現在僅須把要的程式方向丟進AI,系統就會自動產出各種程式碼,資深工程師再看這些程式碼有沒有問題,有沒有不足或安全漏洞,再修正調整成自己想要的,不用再費心訓練資淺工程師。林家瑋指出,軟體工程師寫程式都不喜歡寫程式碼註解,現在全部交給AI代勞,省掉很多不喜歡做的事情,但資淺工程師被取代性就變得很高。「我輔導的公司企業很多都已經導進AI,有的業者每年會辦1次AI競賽,請PM構想自己負責的專案哪些地方可以用AI提高效率或取代。譬如:用AI把會議發言內容轉為文字紀錄,再丟到ChatGPT做成專業摘要,再搭配AI生成圖片自動完成美工編輯,製作成精美簡報,整個過程只要10幾分鐘。」
AI浪潮催生新型態工作機會
林家瑋認為,AI發展造成的社會衝擊就像工業革命,人類很多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但並不代表這群人從此就沒有工作,因為舊時代原有的工作被取代以後,還會有新型態的工作機會出現。」AI浪潮剛揭開序幕,所謂的「標註師」跟著登場,負責訓練並確認AI建立的模型是正確的,告訴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系統更精準地運作。因為AI出錯造成的危害遠超過人類失誤造成的傷害。南韓就曾發生農產品物流中心職員在測試甜椒裝箱作業時,被AI機器人系統誤認為紙箱,當場被機器手臂輾壓喪命。所以才會有AI「數據標註師(Data Annotator)」和「提示詞工程師(Prompt Engineer)」等新工作出現。
相對於PMI《用AI人工智慧塑造專案管理的未來》調查,已有21%PM持續或常使用AI做專案管理,台灣目前使用AI做專案管理工具的族群,以新創企業和資通訊科技產業居多。「台灣用AI做專案管理的應該只有10幾%,PMI公布的全球數據對台灣應算高估,傳統產業或中小企業有些可能聽都沒聽過。國內很多產業現在要做數位轉型就已經很頭痛,要跟進AI浪潮是更後面的事情。」林家瑋多年的實務觀察,與2023 PMI CX(客戶體驗)研究顯示,49%PM在專案管理上幾乎沒有與AI相關的經驗與理解,不僅不謀而合,「我認為台灣沒有接觸AI的比例應該更高更多!」
面對風起雲湧的AI浪潮,林家瑋明顯感受到國內PM對未來的憂慮不安。「學者專家都說AI勢必會取代人類很多工作,現在開班分享各種AI課程幾乎是場場爆滿。他們為什麼要報名聽課,就是怕自己被AI取代。我都告訴他們,會被取代的是不會用AI的族群。現在AI的主流發展是要在人類能夠掌控的範圍!當它做錯了,我們就要糾正它。工作沒了,我們可以選擇跟AI合作。要跟它合作就要會用它,糾正它的錯誤。」對專案管理者而言,「會用電腦就會用AI,它的邏輯概念很像用Office做簡報那種感覺。現在的AI工具都是開箱即用,打開系統就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再設定那些有的沒的。我覺得PM要學AI不難,因為PM都具有高度接收多元化資訊的靈活特質。」
用最壞狀況評估AI負面風險
然而AI工具迅速發展跟應用廣泛,伴隨衍生的倫理議題與隱私保護,也使得百工百業對導進AI系統滿懷躊躇猶豫。林家瑋指出,對專案執行的PM而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用AI做專案管理產出的版權是誰的?團隊發想的idea與撰寫的文案,透過AI產出的影像作品;軟體工程師利用ChatGPT寫的程式碼版,權屬於公司,還是用原始素材訓練開發AI的公司?此外,專案團隊把公司內部或客戶資料「丟到」AI做訓練,若沒有做前置處理去識別化,隨時可能因資安漏洞洩露商業機密或侵犯道德隱私。 「但PM往往都只想解決問題,鮮有資安意識也不想花時間保護數據隱私。」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2023年4月爆發韓國三星集團員工便宜行事,直接把公司會議紀錄、半導體設備量測資料庫和程式碼相關資訊,傳送到ChatGPT運算處理,導致集團內部機密資料外洩。連全球軟體巨擘美國微軟都吃過悶虧,ChatGPT被網友誘導問出當初訓練AI使用的Windows 11序號,免費取得使用權限。儘管歐盟已制定通過全球首部AI監管法,但林家瑋以自駕車碰到緊急狀況要保護主人還是路人為例,AI牽涉的隱私保護與倫理準則,問題繁多到很混沌!無論是不厭其煩的道德勸說或訂定明確罰則,還是很難避免踩到紅線,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國家到現在還無法訂出足以信賴的AI倫理準則。
面對倫理準則混沌不明的AI狂潮,不想輸在起跑線,林家瑋強調,PM能夠做的就是用最壞的打算做風險評估。用AI做專案管理會遇到哪些狀況,譬如:發生資料外洩能不能接受?發生的機率跟可能造成的影響有多大?要怎麼處理這個風險?對公司和自己的影響程度?提前做風險管理。尤其是作為團隊領導者更要評估使用AI的成效跟後續可能造成的風險,到底誰大誰小?成效很好、風險能夠接受,當然能用就用。就現階段而言,專案管理者使用AI勢必會承擔某些風險,用任何東西都有風險,要用最嚴重的狀況做最壞的打算,評估公司、客戶和執行團隊能否能承受這樣的風險。
「你不用AI,就會被它取代,就這麼簡單。」林家瑋建議專案管理者直球對決這波勢不可擋的AI浪潮,「AI不可能直接取代人類,我們希望能夠控制它,不會讓它自己管自己導致失控。AI是為提升我們的執行與管理效率,幫忙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不會用AI的PM很容易被會用AI的競爭對手1打3,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被AI取代掉。PM應該接受並善用AI輔助自己,才不會被這波AI狂潮淹沒,這已經是大家最現實的挑戰。」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