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職場必修
我可以不要去嗎?我下班了啊! 被通知今晚要應酬聚會,你去嗎?
2019/6/1 作家:蔡侑霖
16079
許多朋友會在我的粉絲專頁留言給我,詢問關於工作及想法上的觀點。其中,有趣的地方就是關於下班後的私人時間、私人生活,是否有必要跟同事去吃飯、聚餐、小酌一杯、假裝友善還繼續戴著面具;然而,你可能心累,又或許是為五斗米折腰,沒辦法,工作職場延伸出來的活動,少了你一個可能一次兩次無妨,但你有想過,多了,可能就成了團體中最不合群的眼中釘,甚至你再也拿不到獨家消息、主管與上司最新政策跟體己話、你旁邊的同事開始與你漸離漸遠且無話可聊的尷尬,最後,有什麼好康都直接忽略你。

加班應酬各種反應與觀點
沒錯,你的觀點可能是正確的!因為你秉持著「下班就是下班,我幹嘛硬著頭皮去參加我不感興趣的部門聚餐?」、「我酒量這麼差,為什麼要陪客戶?」、「六點一到,我只想趕公車與捷運!」、「我加班有補休嗎?反正我覺得就是加班就對了!」。許多原因之下,理論與想法都在你腦海裡擇善固執充斥著—這就是我的堅持!這只是一份工作,何必花太多時間去交際呢?

但,相反著,無可避免的後遺症也浮出檯面。業務助理Karen憤恨不平地說著:

1.我覺得,先確認去跟客戶吃飯算不算工作(這個也必須和她主管確認一下吧!),是工作的話依勞基法就算加班!可是這跟日常工作肯定不同,工作時間、工作量怎麼算?這應該如何解釋呢?

2.我們以前公司有不成文的規定,業務部門就是沒有所謂加班問題。業務主管們不打卡,用業績說話,下班後應酬自然也多,經常需要和大家一起加班、趕企劃案。但,業務員工不一樣,有時候也會一起去應酬,通常是沒有加班費。有人心甘情願,有人百般藉口婉拒,大部分女孩子都是不願意,誰要晚上出門啊!偶爾就算了,但我還是會提醒我上司知道,這樣我不是很開心!

人資主管Peter板著臉指出。

1.算不算加班,要依公司的規定走,公司要對加班進行控制。加班是否有申請?HR是否同意呢?
2.部門主管要求下屬陪客戶吃飯,未必是公事!也許是個人的社交活動或增進情誼,沒這麼嚴重!
3.既然不能確定是加班,那與勞基法並不矛盾,也不一定白紙黑字上是違法。

以上,對話裡面從角色到立場看來,主要還是看公司的規章及制度,其中也包含自己職位所屬的工作內容。比如業務同仁的範疇,可能涉及到下班時間的應酬,不能算在加班規範裡面,但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者相當於另安排調休假……等變通方式。換言之,非業務性質且經常出現這樣加班現象,我認為可以與直屬主管討論這問題,是否必要修改切合日常習慣,解決多數人相同疑惑。如此看來,非既定工作時間的應酬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結合以上建議酌情處理,以不失同事及上下屬情誼關係為主要共事原則。

1.一份工作想要平衡生活上的穩定,把「慣性應酬」調整為「偶爾應酬」
我認為,人生的下班日常裡,不單單百分百全奉獻在應酬及加班,而是要想辦法自我提升與過日子。有趣的是,奴性太重的你卻老是把「加班、應酬」搞得像任務要使命必達一樣,時間一久,除了發現自己不太像自己外,回到一個人生活時,卻變得空虛無助、樣樣都生疏。應酬是難免的,但不是慣性永久,學會適可而止的拒絕與輕重緩急去判斷該去與不該去,才是為自己生活當個負責任的主人;切記,不要讓這樣的習慣,干擾你的身體與日常作息,畢竟,明天還是上班的日子!

2.生活本就是化繁為簡!應酬就是應酬,下班就是下班!每件事都想做,沒有一樣做得好!
下班的時候,總是還想著白天工作如何;工作的時候,又分心應酬要準備什麼、客戶或者廠商是怎樣的人、餐廳及會議的地方要定在哪裡才好,所以心裡總有罪惡感產生。日復一日,再好的日子也過得渾渾噩噩,沒辦法靜下心來吃一頓飯、喝一杯咖啡。我建議一週應酬時間盡可能不超過三次,每天給自己1至1.5小時沉澱放空,至少看點書,遠離電腦或處理工作上事務,週末有一天出門走走,不管是放空還是睡覺、出門見見老朋友也好。我過去經驗談,我認為給自己規定好什麼時間去做什麼事情,其他的都不去想,反而效率高了很多,做每件事卻意外都能真正投入進去,也開始因充實而踏實滿足。

另外,下班後想學跳舞、健身、讀書、寫作、學英語,可真的沒有那麽多時間該怎麽辦?仔細想想,一事無成很大原因就是目標太大,什麼都想做,結果卻慌了不知道如何分配時間。我建議,下班後的每個人都會非常累,合理去安排就好,並管理自己的行動!

3.調整應酬的心態,你排斥的,或許只是不愛跟同事太熟、打交道!
許多人一聽到要應酬或者聚餐,臉都垮下來,內心都翻白眼想著:「可以不要嗎?好煩,我們私下是有多熟啦?」於是在職場中,我們不喜歡的同事或者上司,只是他們價值觀、工作方式和自己作法不同、思維不同調,但我們要理性知道價值觀本身並沒有好與壞,要學會接受與尊重,不要將憤怒擺在臉上,成熟內斂才是在職場走得長遠的撇步。

換言之,即使你的身份是領導也不能強求下屬員工去做事,不要因為他不服從你,你就不喜歡他,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只要你的下屬按時完成工作即可,實在沒必要讓別人完全按照你的藍圖來執行。要知道調整自己比改變別人簡單,往往是自己好的習慣才能夠緩緩影響身邊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現實面假設減少不必要的應酬與加班聚會,你肯定會感覺到同事、生意上夥伴,漸漸有一些疏遠感,但為了自己的生活,我認為你依舊要堅持。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逐漸習慣,有局也不再叫你,你開始多出了許多自己的時間。應酬、加班,這類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往往意義並不大,只是出自環境壓力而不得不做「做了沒什麼好處,不做卻自己在擔心和別人不一樣!」

沒有一個真正的成功是靠取悅別人而獲得,也沒有一個失敗是因為堅持自我而被討厭。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去不去「應酬」都不應該是成為決定我們對公司忠不忠誠、職務未完成的批判,想過怎樣的生活與日子,全程掌握在自己手上!

兼容並蓄預測式+敏捷式 Hybrid 混合式管理時代來臨

最近在台灣最火熱的管理手法是什麼?身為讀者的你,發現了嗎?

不可否認的,目前世界的環境趨勢是變化越來越多、產品...
兼容並蓄預測式+敏捷式 Hybrid 混合式管理時代來臨
蔡侑霖
從公關企劃到品牌經理,從傳產到外商,操刀過許多品牌走上國際時裝週及金馬盛事!不僅僅跨足品牌包裝及行銷,更涉獵許多時尚名人圈及擔任國際一線家具設計總監,對於企劃與美學事物更是有自己的看法!曾為「欣傳媒」、「名牌誌BRAND」男性時尚專欄作家,近幾年為姊妹淘「丹尼先生的生活編輯室」擔任專欄作家一職,其內容撰寫30歲職場工作、生活及交友人脈圈經營態度,更為兩岸三地媒體邀請出席活動、節目邀約…等合作。近幾年,更被時尚媒體封為「企劃頑童」頭銜,巡迴台灣及大陸地區座談演說。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