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元宇宙世代下,找到新定位
2023/3/1 作家:李建勳

676

作者/李建勳(Li)
先別管元宇宙、數位轉型、新零售還是目前市場最熱門的趨勢,在這些趨勢前,想要進入或者有更好的發展,送給讀者們這段文言文:「有道無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所有的發展都來自於最底層的邏輯,而這邏輯就來自於讀者必須釐清自身的定位!
是否因為科技不斷地推陳出新,感覺到自己賴以維生的專業似乎快趕不上這一波世代的進化了?似乎專業不搭上一些新穎科技就無法與市場接軌?甚至公司行號想要找到新客戶,不往這些科技邁進就看不見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後的市場?是否有這樣的困擾,明明提供的薪資福利優於市場競爭者,卻等不到投履歷的求職者?而身為求職者的讀者,想換工作卻覺得市場上空缺的職務總不合你的胃口;造成企業缺人,人也缺企業的弔詭現象。
新聞媒體報導少子化的危機接踵而來,明明機會非常多,卻越來越覺得自己空有專業但似乎定位不明,再加上社群媒體上時常看見新的詞彙,如:職場上的「安靜離職」、「安靜藏私」,科技專業上的「元宇宙」、「數位轉型」、「NFT」……等。越來越多的詞彙誕生,永遠都有學不完的一天,也造成線上教學課程平台一個接著一個開,而身為學習者的我們短時間也獲得不到怎樣明顯的發展,似乎想要找到一個符合元宇宙世代下屬於自己的新定位是那麼難,若你有以上的困擾,或許可以思考筆者輔導企業時給予企業的一些觀念和解決方案。
別再套用舊有觀念,「組織觀念」和「責任認知」必須共榮
想要有正確的觀念,首先我們必須對焦共同的認知,世代從來沒有改變,只是隨科技發展多元化,個人自主性更為強烈。在現今台灣的社會環境氛圍,拿青年世代來看,他們不是小確幸的門徒,而是擁有更多元的收入選項,當然這些多元的收入選項,每一個世代都能參與;而在自媒體發達的現今,我們要重新檢視「組織觀念」和「責任認知」;筆者舉一個產業案例,讀者將會明白,為何一定要重新檢視才能找到新定位。過去媒體分工細膩,沒有數十甚至數百位專業人才合作,產生不了媒體影響力,如今社群媒體發達,一個素人就可能成為媒體;現今的知名媒體可能用盡公司一切資源,社群粉絲數才勉強逼近百萬,而一個素人若懂得善用社群渲染,就可以擁有超過媒體粉絲的百萬粉絲數,且這些粉絲還更為忠誠、更具備渲染力。
當你認同上述產業案例,就代表這一切的差異與所有的定位不安皆來自於世代間的認知差異,如同上一段所提出的「安靜離職」一詞,若單從字面來看似乎就是安安靜靜地離職,實際上卻是職場工作者開始出現明確拒絕「工作狂文化」(Hustle Culture)的現象,他們不再積極爭取成績、升等,反而只專注在完成核心工作。他們甚至會拒絕自己職務範疇以外的額外工作安排,包括在晚上或週末額外加班、回覆電子郵件……等,當然這些並不代表怠忽職守,而是比起升遷及在公司創造戰功,崇尚安靜離職的人更優先考量工作以外的生活。
還記得2015年的勞勃‧狄尼洛與安‧海瑟薇的高年級實習生這一部電影嗎?距離現在不過7年,內容主要講述世代對於「組織觀念」和「責任認知」必須共榮,而這部電影剛好可以檢視千禧年世代在職場上已經逐漸擁有決策權和社經影響力。若你對於自己的定位發展還是套用過往的觀念與認知,那最終只能從共榮或隔閡裡擇一,並且慢慢地被元宇宙世代給淘汰。
找到自身定位,才能在未來的競爭勝出
閱讀到這邊,讀者們是否也產生不少共鳴?其實每一個世代,都有類似的問題,只是隨著後疫情的共榮,科技蓬勃發展下的大家感觸變得更深,原因無他,就是所有人的使用媒介都在行動網路上了。筆者很喜歡達文西《物種起源》裡的一段話,大意如下:「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頭腦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能夠對環境變化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其實所謂的「新」世代,不應該只盲目看待最新穎的一切(新科技、新媒體、新創業……等),而是要檢視自己所在的產業和所學的專業,在同儕與競業當中,到底需要哪一種新穎科技,如:餐飲業要的新穎科技可能來自於減少人力協助的數位化點餐系統;工廠端可能需要半自動化的生產線。
至於元宇宙、NFT,抑或是接下來媒體趨勢所公布的詞彙都不太是我們要擔憂的,所謂的新定位,是要更明確自身與產業間的連結,因為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通路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當持有資源及消費者用戶,不管消費者消費什麼產品、消費什麼服務,都能夠盈利的時候,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畢竟消費者本身就是媒體、就是通路,而行動優先的數位普及讓消費者變成了通路!既然知道這個道理,自然就清楚明白自己的新定位在何處了不是嗎?
所以無須擔憂,無須認為世代間有隔閡,筆者最後想送給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這一段話:「看似最艱辛的世代,其實卻是無痕的世代,我們必須要做的不是創造出多厲害的新數位科技,而是找出我們想要的興趣與就業的產業,他們想要的數位發展操作,幫助他們用我們所了解的專業走向數位,借重與數位原生族群的專才,創造彼此共榮與自我價值!」當確實做到了上述所說的觀念,元宇宙世代下的我們,想要找到新定位自然不再是問題。
大管仲策略顧問執行長與多家企業營銷執行顧問,持有中國高級項目數據分析師和PMP®證照,曾任工研院特聘研究專家與上市櫃公司高階主管,專精營運行銷企業營收提升,實際執行多家數位產業與零售團隊轉型,國內極少數媒體、數位、產、官、學五棲的數位轉型專家,目前活躍於於全球華人市場,曾協助過千人以上大型企業與不足十人小型企業品牌經營規劃執行,對於行銷策略有自己一套觀點,曾被媒體封為「全方位行銷鬼才」稱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