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案管理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願景導向的自組織—農村發展計畫的LeSS大型敏捷
2025/4/15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379
縣市農村總合發展計畫係配合直轄市、縣(市)政府中長期施政主軸,並整合其他施政手段,對農村產生加值發展效果,以主題式、跨社區、大整合角度,呈現轄內跨區域農村產業、景觀、生態、旅遊、文化……整合發展,其內容包含分年分期規劃及軟硬體計畫。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係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辦理四階段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之訓練(關懷班、進階班、核心班及再生班)及管考業務。

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是已核定農村再生計畫之農村社區應依已核定之農村再生計畫內容,整體性考量後向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提出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需求,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將各個農村社區需求以單一農村社區或整合分類提案方式,彙整為當年度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計畫補助分為產業活化類、文化保存與活用類、生態保育類及農村社區整體環境改善及公共設施建設類。

團隊簡介
公司名稱: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Agriculture Bureau of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公司簡介: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為本次參選單位。農業是最基本的產業,除了維持基本的農糧蔬果生產供應外,更兼具自然生態保育及人文建設等多元功能。今日農業已走向全球化競爭的新里程,面對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及關稅降低,本局以「強化農業生產與行銷」、「推動農村建設與發展」、「落實農民福利與照護」、「維護動物健康與福利」為主要面向的施政主軸,結合農業科技的優勢與地理條件,以創造大高雄的農業榮景。

專案管理是組織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無論在製造業、科技業,還是政府機構,專案管理的成熟度常常與組織的成功密不可分, 當一個組織達到高水平的專案管理成熟度時,通常意味著該組織能夠高效營運,達成目標並持續改進。

本局自前年開始導入敏捷管理,不斷地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並在共識下保持專案的執行節奏,在去年,本局更以大型敏捷的方式,透過管理組織的調整,讓本局與農村社區的資訊溝通更加緊密。專案管理的成熟度對我們組織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它為組織帶來了系統化和標準化的流程,使專案能夠在一個有序的框架內進行。現今狀況及訊息變動都太快,組織僅靠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需要導入專案管理來強化內部管理,並且需要適時調整,以創新的思維型塑一個適合組織的管理模式。

本局以創新LeSS大型敏捷的手法,管理眾多的農村社區相關計畫,強調以專案管理最佳實務為基礎,結合敏捷性與靈活性,讓所有利害關係人,尤其是農村社區與本局之間能夠有最緊密的溝通,使農村社區的計畫能朝向政策導的方向,以確保每個專案能夠有效且高品質地完成。此外,我們將專案管理與組織的願景、策略、目標緊密結合,將專案成果與整體單位價值聯繫起來,這樣的做法讓本局補助農村社區的經費,有了最高價值的產出。

此外,本局運用了混合式(Hybrid)的管理方式,在專案早期以傳統專案管理的手法,將社區的每一個時程要完成的工作,結合了獨創的遊戲化績效管理系統,讓社區能在意每一個里程碑及相關產出,也為這些產出給予評分機制。這些做法,除了能提高專案資訊的溝通品質,並以遊戲化的方式激勵社區對自我的要求,如此能創造更公平的經費分配機制,促進社區與本局部門之間更緊密的協作。不僅如此,還能幫助我們更精確地監控專案進度與成果,確保設定的KPI達成、資源分配最佳化,並在面臨複雜任務時,保持靈活應變的能力。

在推動專案管理成熟化的過程中,我們確實面臨了許多瓶頸與挑戰。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內部的文化轉變。專案管理的導入涉及到組織內部流程的調整和員工工作方式的改變,這對部分員工來說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最初,有些部門對於敏捷專案管理和跨部門協作的方式感到陌生,甚至抗拒變革。為了處理這個問題,本局編列了相關的培訓經費,透過內部培訓和變革管理,來促進員工的理解與認同,並透過建立溝通平台來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此外,透過一些早期專案的成功案例,我們展示了專案管理帶來的明顯績效提升,進一步提高內部對此管理模式的信心。除了將敏捷觀念帶給同仁外,亦破除傳統的階層式管理方式,進而願意採用更加自主和合作的自組織工作模式,讓同仁之間不再是各管各的事,而是彼此了解,最重要的是還能互相支援。

專案管理導入組織後,最明顯的助益就是效率,而效率來自於溝通順暢及自組織。導入敏捷管理,最初期要做的就是管理流程與組織架構的進一步結合。我們不再僅依賴傳統的部門分工,而是根據專案的需求建立跨部門的合作小組,這使得資源分配更加靈活。透過建立完善的專案管理平台,我們能夠將不同專案的資訊集中在同一平台上進行監控與管理,這使我們能夠快速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從而有效提升專案執行的效率,專案決策過程也更加迅速,這樣的改變大幅提升了專案的成功率,也讓我們能夠更有效率地達成專案目標。

我們發現,跨單位的專案協作是促進組織創新和績效提升的關鍵。例如:在一個大型的農村再生專案中,我們將不同單位的專業知識整合在一起,透過定期的專案會議和站立會議,讓各單位能夠即時分享最新的進展,這不僅減少了資訊的滯後性,也大大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速度。

專案管理的成熟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的投入與持續改進。我們認為,專案管理的導入不應僅停留在流程的改變上,還應該注重人的成長與變革。讓員工理解專案管理的價值,並且讓同仁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工具和方法,才是推動專案管理成熟的關鍵。

典範企業獎是一個鼓勵創新與專業化的標竿。透過這樣的獎項,更多的企業及機構開始意識到專案管理的價值,並將其融入日常營運中,充份提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此次得獎,即代表本局的專案管理模式獲得了專業的肯定,此獎不僅是對我們專案管理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種驅動力,推動我們不斷追求卓越。在獲得這個獎項後,我們更加認識到專案管理對於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性。它幫助我們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並能夠靈活應對外部挑戰。獲獎對於機關的意義不僅是一個榮譽,更是一個標誌,表明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套完善的專案管理機制,能夠有效地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結語
推動專案管理是組織邁向高效營運與持續成長的關鍵。透過系統化的專案管理流程,組織能夠有效整合內部資源、提升部門間協作效率,並快速回應市場與客戶需求。然而,推動專案管理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長期的文化轉型和不斷的優化。組織應建立持續學習與改進的機制,透過定期檢視和調整專案流程,來確保專案管理的成熟度與靈活性同步增長。最後,管理者應該積極參與專案決策,並鼓勵團隊不斷創新,這將使專案管理成為組織不斷進步的強大推動力。

雙獎特刊

在數位轉型、AI技術崛起與ESG永續發展的浪潮中,企業如何站穩腳步、持續創新,已成為每位專案經理與領導者無法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期《專...
雙獎特刊
專案經理雜誌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