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人式領導有什麼樣的價值? 應用在營利與非營利組織的經驗分享
2019/6/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5639

文/王可帆, PMP, PMI-ACP, CSM, CSPO, ISO 21500
說白話是什麼意思呢?即是下放你的決定權給團隊。聽起來很容易對吧?但實際是很難的,尤其當習慣指揮官的成員,要他突然閉嘴去傾聽團隊的聲音與想法,進而讓團隊決定要往哪裡走,機率是很低的。在預測式專案管理或企業管理模式中,是由一個專案經理(或一個高層領導)發號施令,告訴團隊要去哪裡、要做什麼,甚至到該怎麼做都由這一個人來下指令。常見的可以在軍隊、早期微型新創企業看到這樣的模式。然而,隨著新世代的工作者心態逐漸改變,當工作不再是為了混一口飯吃的時候,新型態、新世代工作者逐漸抗拒命令式的管理風格,即使被迫接受,也容易因為被命令而推卸產品專案失敗的責任。因此,作為一個敏捷團隊中的Scrum Master甚至是敏捷教練,學習如何將僕人式領導手法帶到團隊,讓自己與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學習並用,則是敏捷成功的一個關鍵,特別是Scrum Master在敏捷團隊中,並不是作為一個下指令或決策的角色,而是引導產品負責人與開發團隊做出決定,使整個團隊成為自組織的高效能團隊。
非營利型的團隊領導:
善用願景式僕人領導
在筆者帶領與服務的多個營利與非營利團隊下,有深刻的體悟。舉例來說,在擔任社團法人浪愛重生工作犬貓協會秘書長角色時,雖然一手協助協會的0~1(從籌備到正式成立),但協會正式成立後,身分即轉為後勤幕僚,以協助理監事與執行團隊充分執行協會任務為主,在這裡就必須做的是拋出議題讓團隊充分的討論,並採用引導如關鍵提問(我們需要達到哪些年度目標?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才能達到?)並做出行動方案規劃,盡可能地不參與決策內容,最多以專業經驗提供團隊參考;在另一個公益團隊「快樂捐」中,團隊成員都是相當高水準的開發者,來自各專業領域公司,在下班時間後無私的貢獻自己寶貴的時間,只為了成就人類更好的未來。團隊中包括前後端工程師、設計、UI/UX……等菁英。要讓這一群類似復仇者聯盟等級的成員動起來,唯一的方式是僕人式領導的極致運用:塑造一個偉大的願景,比如:熟知的「成為海賊王」、「湘北高中籃球隊要制霸全日本」、「拯救雅典娜女神」。在這種團隊下,只有團隊成員都認同的願景,才有動力驅動運作,如果妄想靠自己去指揮成員做事情,這樣的團隊必終將解散。
營利型的團隊領導:
善用OKR僕人式領導
在營利型團隊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具備「營利」的能力。也就是說,會賺錢拿訂單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把這些訂單的收入轉換成實質的「利潤」。在傳統的績效管理中,常見的是KPI模式(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首重的是數字管理,員工所有的行為,最終皆須以數字為考核目標,對於業務型態員工可能有較強的連結,但對於非業務型態的員工,你要他報今天花了幾小時幾分鐘在處理哪些工作,則相對意義較小;因此1999年由Intel執行長葛洛夫所提倡的OKR(目標和關鍵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從對齊目標開始的績效管理開始受到重視。在這樣的模式下,公司領導給予員工團隊較為充分的發揮空間。首先對齊目標,使領導階層與執行團隊都能有上下一致的衝刺目標,接著,領導階層賦予執行團隊發揮空間,在這樣的目標下,自己提出能夠做到怎樣的具體數字成果?當然授權的程度,依據不同的企業文化會有增減,但具體而言,由團隊自行提出要做到哪個水平,等於立下承諾生死狀,自我驅動力會遠比被命令來的更強。因此,儘管OKR也有提到關鍵數字,但更看重的是目標、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團隊的承諾實踐了多少。筆者聯合創辦的小藍奶茶,也只一同訂定了一個品牌授權海外的重要方向,而怎麼打造產品、設計與開發客戶,則授權團隊討論並一同找出答案,並在2018年成功簽下海外客戶,團隊也明白目標的重要性。
實踐僕人式領導 請掌握這3點
給各位讀者精煉一下短短的分享。僕人式領導講求的精神與手腕,無法在一夕之間學會。筆者在經歷創業失敗後,慶幸的是仍保有優質的團隊,並更理解維繫一個強大的團隊所需具備的技巧。以下幾點將有助於你的實踐:
1 塑造強大的願景
不要怕作夢,萬一有一天實現了呢?
2 尋找認同的夥伴上船並充分授權
他認同你所塑造的願景,你也應該尊重他的專業,不要整天老想著干預細節。
3 學習提問而不是下決定
我們該往哪裡去?
我們還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假如我們是客戶,
會買單這樣的產品嗎?
沒有一個方法或框架適用於所有團隊,最後,留下一個問題給你思考:你想用僕人式領導解決什麼樣的團隊處境呢?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