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線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年度桃園市水情防災資訊系統擴充及維護計畫 智慧防災, 守護生命與環境
2025/3/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252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降雨成常態,超過排水系統容量,易引發土石流及淹水事件。治理工程措施需管控其進度及品質,更需輔以非工程技術進行防災應變,以爭取足夠的時間進行整備及防災,強化全流域預警能力。除持續改善流域上中下游硬體治理工程措施外,也需建立避洪減災之非工程措施機制。
有鑒於此,打造全流域智慧治理整合決策系統是地方治水發展要務。本計畫涉及軟硬體專業整合協作,以及內外部水情環境、決策之利害關係人,範疇多元且廣泛,為如期、如質達到目標,透過專案管理作為協作的基礎與管道,將技術落地、以專業守護生命與環境!
團隊簡介
公司名稱:準線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準線智慧科技秉持「專業品質,服務至上」及「企業暨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提供資訊管理系統(MIS)、地理資訊系統(GIS)、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等整合技術服務。準線智慧期許成為智慧物聯與智慧防災的領航者,致力於運用資訊科技促成人與環境的即時互動與共存共榮、用科技守護這片土地及每一個生命,開創永續未來
專案介紹
專案名稱:
桃園市水情防災資訊系統擴充及維護計畫(2023 Expansion
and Maintenance Project of Flooding Disaster Prevention Information System in Taoyuan City)
專案團隊介紹:
本專案委託單位為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並由準線智慧組成專案執行團隊,分以研究分析組、系統規劃組、開發測試組、設備工程組及行政支援組各司其職、共同協作,結合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完成智慧物聯與智慧防災兼具之服務成果。
專案目標:
1.透過建構一站式防災應變兵棋圖台,快速因應都市水情管理。
2.運用應變全生命週期架構及遠端調控系統達到智慧減碳管理。
3.建構次世代之防災應變系統可大幅提升災前整備、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原之應變能量,減少災害帶來之損害。
專案人數:
30人
專案起訖時間:
2023/1/1~2023/12/31
專案管理
本公司通過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統、以及ISO27701隱私資訊管理系統認證,於資訊安全及管理均建立一套依循標準。本團隊成員亦具有國際專案管理師(PMP)證照,參照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制定之專案管理方式,依據起始、規劃、執行、監控、結案五大階段管理專案進程,使專案成員與利害關係人均了解專案執行過程。專案開發考量其創新需求迭代演進與多元之特性,採用敏捷(Agile)之精神,適應不斷迭代之特性。管理工具除基本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及甘特圖控管產出及時程外,本公司及專案提供以下資訊工具協助專案執行:
一、企業入口網_專案資訊網
以專案為單元提供專案經理檢視各專案之成本收支、人事差勤、知識管理……。針對每一件專案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與監控,自專案發起階段,即建立專案資料,依據計畫期程與預算訂定專案里程碑,並可依專案進度更新專案文件,並且可分門別類保存專案文件,達到Lessons Learned、Retrospective之目標。
二、Trello客製化開發
以Trello作為管理工具基礎,以列表及卡片概念管理不同階段之任務、時程及訊息共享,並以其開放之API服務開發客製化需求,包含多專案或多資源之資源衝突等,即可透過單一介面檢視並進一步協調排解。
三、Power BI自行加值
公司提供企業入口網部分專案資訊可作為管理數據加值操作應用,專案經理可利用Power BI彈性之視覺化介面特性,將專案數據藉由不同統計圖表與不同維度檢視趨勢類、比較類、關係類之關係,除可檢視專案健康程度,亦可藉由探索數據提供專案年終檢討(Lessons Learned)之參考。
專案SWOT
以SWOT識別本專案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有助於團隊及組織面了解內外部環境,並制定因應策略。
一、利用優勢
1.長期優質服務創造口碑。
2.具備工程與系統開發能量。
3.完整軟硬體前後端整合能力。
二、克服劣勢
1.系統穩定性改進:通過技術提升和測試,提高系統在極端天氣條件下之穩定性。
2.專業能力強化:工程專業人力須持續提升。
3.優秀人才招聘困境:加強技術人才招聘和培養,提高團隊專業技術。
三、抓住機會
1.現有人脈可拓展開發:積極與政府部門合作,爭取政策支持和預算。
2.既有經驗可移植創值:經驗移植開拓更多地區和用戶,提升系統普及度和市場佔有率。
3.前後端整合創高門檻: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升級系統功能,提升預測和預警能力。
四、應對威脅
1.競爭團隊組織龐大:評估異業聯盟、專業整合。
2.同業競爭激烈:強化系統的核心優勢,提供獨特的功能和服務,增強競爭力。
3.硬體廠商支援薄弱:建立應急預案和風險管理機制,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帶來的挑戰。
專案執行成果
本專案運用AI+IoT技術掌握全流域之水情脈動,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到易淹水瓶頸點,並針對痛點,透過治理工程有效改善,大幅降低積淹水之風險,保護民眾與產業,並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達到智慧治理的目標。具體達成的專案效益包含:
一、跨單位防災資訊進階整合
除市府內部不同水情相關業務資訊整合外,本計畫整合市警局攝影機資源並同步消防署EMIC資訊,補足監測物聯網密度與廣度、大量節省重複建置之經費成本。
二、水情防災資訊系統滾動式精進
1.防災應變精進
(1)納入GIS空間套疊分析、快速查看即時積淹水事件以及易淹水列管案件空間相對位置,掌握改善情形以及比對歷史災例水情。
(2)彙整應變戰情決策重點資訊,提供政府一層快速因應輿情及決策輔助。
(3)以即時水位監控遠端自動控制抽水機運作,降低反應時間。
(4)自動轉換空間資訊,有效分類管理易淹水案件生命週期。
2.便民服務精進
(1)民眾申請水資源中心空間借用、活化空間利用。
(2)民眾可快速查詢取水點及取水點狀態。
(3)整合地政司地籍資料服務、空間套疊判斷山坡地開發條件。
(4)水情看桃園APP增加後巷美化QRCode掃描,提供市民與創新施政互動,提升城市形象與吸引力。
專案績效
全球氣候變遷,超過保護標準之劇烈降雨幾乎年年發生,「桃園市水情防災資訊系統」運用AIoT技術掌握全流域之水情脈動,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到易淹水瓶頸點,對症下藥透過治理工程有效改善,打造兵棋圖台以提供最佳防災應變資訊。專案介接市警局路口影像可節省大量建置及維運經費,進一步結合影像辨識技術,更可省下許多影像監看之人力支出。
另外透過水利業務資訊化的推動,每年可減少大量的資料查找、調閱及溝通成本,並達到節能減碳之效益。更重要的是,多年專案的推動,已經讓桃園市的淹水樣態從大面積淹水轉成點狀積淹水,淹水深度及時間均明顯改善,大幅降低積淹水之風險,保護民眾與產業,達到智慧治理的目標。
結語
桃園水情防災資訊系統架構龐雜,包含建置IoT物聯網,垂直及橫向整合Open Data與多單位之防災應變訊息,運用前後端軟硬體整合及行動裝置系統發展建構防災應變平台。利害關係人包含市府及水務局各層級長官、區公所及自主防災社區指揮官及志工,如此複雜之系統有賴導入專案管理之觀念、方法以及工具,從專案規劃啟動、專案執行、監督稽核、進度成本控管及做好各利害關係人溝通協調,各面向均需完整銜接,才能如期、如質完成專案,打造防災應變決策系統提供最佳防災應變平台,更透過水情看桃園APP給社區及民眾最佳自主防災資訊,有效降低致災風險及影響,打造韌性安居大桃園。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