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獲獎推手 他靠自學躍身全球挖角的動畫人才
2021/4/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3450

講述中世紀奇幻故事的美國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2011年播出後火速風靡全球,除了詭譎刺激的劇情,栩栩如生的視覺特效更令不少觀眾著迷,2014年奪艾美獎「最佳視覺特效」,鮮為人知的是這特效團隊中,一名台灣囡仔竟是關鍵幕後功臣,他是37歲的林振宇。
非本科系出身的林振宇,懷抱對動畫的無限熱情、靠自學走進動畫界,擁有國際特效、遊戲公司的亮眼工作經歷,他如何走出23K泥沼,成為全球搶著要的動畫人才?
走進剛裝潢好的工作室,一部部電腦映入眼簾,一旁還有桌上式足球機、整櫥窗的動漫公仔以及漫畫與電動,率性大男孩的童心展露無遺,戴著黑框眼鏡的林振宇正在電腦前籌備線上會議,聊起最愛的動畫工作,他眼中散發炙熱光芒。
意外踏進動畫界 苦熬3年血汗淬鍊
林振宇從小愛看漫畫,課本上全是恐龍和機器人塗鴉,但父母認為畫漫畫收入不穩,他便順從父母期待考取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為了和大學朋友學架網站,誤打誤撞修了電腦動畫課,發現當時最夯的鯊魚機廣告原來是動畫做的,驚覺「動畫怎麼這麼好玩」,當同學翹課跑趴、逛街,他則是翹課做動畫,甚至包辦動畫課前3名,要吃這行飯的想法在他腦海中萌芽。
畢業退伍後,為了瞭解動畫專案流程,他投身本土動畫製作公司,想不到原本談好近30K的薪水,報到前一週竟被砍剩23K,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且沒有加班費,根本不夠生活。
「窩在不到5坪的陰暗雅房,我覺得自己是魯蛇,看不到未來。」林振宇嘆道,看著大學同學個個坐領百萬高薪,聚餐開口閉口都談投資、炒股,「他們隨便一賠都是我一年的薪水,而我卻連晚餐便當都不能超過65元。」不平的情緒在他內心沸騰,懷疑是不是轉錯行,難道這輩子就這樣了?
金融海嘯翻轉人生 勤奮自學躍國際舞台
「幾年來,我不只一次想不開,直到金融海嘯救了我一命。」他回憶,2008年金融海嘯帶來失業潮,連當時同班高材生也丟了工作,所有人頓時回到相同起跑點,「我至少還有一份動畫工作,好像也蠻不賴的嘛!」他樂觀地想著,惡劣環境並未澆熄林振宇對動畫的熱愛,他一掃內心消極情緒,開始練習英文並積極在動畫論壇上發問學習,四處寫信求教卻碰了一鼻子灰,唯獨一名日本動畫大師米岡馨無私指導特效技巧,讓林振宇短短3個月功力大增,先後進入台灣的遊戲、廣告公司,甚至擔任主管一職。
動畫技巧、作品隨時間逐漸積累,2011年林振宇獲選入5人動畫小組成員,前往日本替製作遊戲「太空戰士」的公司做動畫,5個年輕人懷著緊張的心情,原以為將面臨前所未見的複雜特效,想不到公司只要求將已經做好的特效套上,林振宇笑說:「當時我內心真的『蛤?』了一下」,原來大型動畫公司為了量產動畫,所有特效都有各自的「特效庫」,裡頭成千上萬個不同的特效動畫被套用在最終產品上,這番經歷硬生生將他的視野撐開。
4個月後,他遇上311日本東北大地震,恰巧大女兒預產期在即,在日本僅待了10個月,合約一結束就逃回台灣。隔年他抱著嘗試的心態應徵好萊塢動畫公司Scanline VFX,不僅拿到聘書,薪水也跟著水漲船高,「這是一家製作超人、蝙蝠俠的電影公司,想不到工作比日本更簡單,講直白一點,就是工廠作業員,因為創意不能被量化,但特效可以。」在這世界一流的電影工廠,他賺到了寶貴的經驗、工作態度,更奠定在動畫界的重要地位。
沒有不可能的任務 他靠這招立足動畫界
在外人眼中,動畫特效是神秘深奧的領域,實際上動畫師更像是工程師,生動又炫麗的煙、火、水、爆破的場景不是用畫的,而是靠電腦「算」出來,再打燈光、放到電腦裡測試效果,製作一個特效鏡頭得耗時2週至1個月,而一部電影從拍攝到後製至少要花2到3年的時間,其中光動畫至少就占半年。
林振宇解釋,每部電影拍攝前,會先以粗略的動畫片將演繹整部電影,盤點出每個時間點、鏡頭所需的元素,也就是動畫「原料」,電影實際拍攝的同時,動畫組也能先著手掃描模型,例如要撞毀的大橋、在槍戰中被射下的直升機等,接著進行視覺開發,確保每個動畫場景夠真實,動畫做出來的大橋可以各種形式被炸毀,直升機更是想怎麼飛、做特技都沒問題。
有次林振宇的公司接下「白鯨傳奇:怒海之心」的特效製作,但因上游發包者進度嚴重落後,他們必須在短短2個月內做完80個鏡頭,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但他主動請纓擔此大任,靠著愛的教育、兼顧下屬需求,讓6名團隊成員心服口服,如期完成任務,也奠定他在動畫界的地位,相繼被全球各大特效公司挖角。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林振宇,一向秉持埋頭苦幹、不麻煩他人的態度扛下一切工作,但在好萊塢文化中這可是大地雷。林振宇說,有別亞洲人習慣推卸責任、究責他人,國外相當重視團隊合作,當時的主管曾告訴他,有問題一起面對、有衝突才會進步,「不要怕出錯、別責怪別人,我們是一個團隊」,這句話點醒了他,從此敞開心胸接納團隊文化。
疫情促夢想種子發芽 打造動畫界台積電
林振宇帶著妻小在海外闖蕩10年,待過國外一流的遊戲、特效公司,就像棒球選手先後待過洋基和紅襪隊,這樣的經歷恐怕連外國人都少有,「這些年我一直在替別人完成夢想,現在該替自己圓夢了。」2019年他在日本買房、成立公司,手邊的東京奧運電影、宣傳片進行到一半,卻因疫情通通停擺。
去年1月9日,林振宇一家5口回台過年,疫情也在這時蔓延,原以為不致影響太久,幾個月過去竟絲毫不見降溫,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全扛在他一人肩上,林振宇內心越來越緊張。時序進入6月,正當他感到絕望之際,意外接到許多國際案件,原來很多國家因為疫情嚴峻,無法如期完成,台灣疫情相對平穩便因禍得福接手了這些案件,他透過網路號召近20人動畫團隊,成員除了台灣人,也包括日本、加拿大、紐西蘭、歐洲人。
「疫情給了我一個很棒的開始,也體認到有危才有機。」林振宇說,台灣人真的不輸日本、歐美,紐西蘭只有400萬人也能拍出「魔戒」、「阿凡達」等大片,他相信只要善用台灣的人力、設備、科技,同樣能提供拍攝、合成的一條龍服務,未來希望將國外大廠的理念、案子帶回台灣,將台灣打造成特效、數位工廠,立志成為「動畫界的台積電」,未來也將重拾做動畫的初衷與夢想,朝向原創IP開發的道路,號召更多同好加入他們的行列。
給動畫新鮮人的4點建議
1. 做動畫,前2年最辛苦:在技術達到一定水準前很難被看見,必須耐住性子熬2年,除了當學習,也能體驗最困苦的環境。
2. 進修、進修、再進修:動畫技術日新月異,每1、2個月就有新技術推出,必須天天精進,否則很快會被業界淘汰。
3. 充實英文能力:最好的動畫技術都來自國外,所有第一手訊息都是英文,盡可能每天練習英文,只要能基本溝通、看得懂軟體手冊即可。
4. 勤爬國外軟體論壇、問問題:在動畫界,越專業的人越會問問題,除了精進自己,也能讓外界看見你這號人物,或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工作機會或收穫。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