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A浪潮下的數位轉型 與永續發展
2024/3/1 作家:專案經理雜誌
1904
文/張名榕, CSM
在變動劇烈的VUCA時代,專案經理除了懂得應用專案管理、敏捷等工具,還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開闊心胸,才能夠掌握全球趨勢,進而替職涯加分。《專案經理》雜誌特別邀請PMI-TW高治中理事長,針對2023年底PMI台灣專案管理國際論壇(PMI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PTIC)及專案管理大獎(PMI Taiwan Grand Award, PTGA)深入剖析,探討近年專案管理發展趨勢,並提供職場人士如何因應AI、ESG、數位轉型……等重要議題的建議。
從PM到Changemaker,專案管理的跨界影響力
2019年底,隨著肺炎席捲全球,世界局勢急劇變遷,職場環境更加瞬息萬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必須加強自身職能,特別是如何善用專案管理、敏捷幫助個人、組織、企業進行變革與創新,這也成為2023年PTIC論壇探討的核心議題。
PTIC過往的TA多為專案經理,但近年來專案經理的職場角色逐漸轉變,「以PMI的角度,專案經理不僅負責專案,更多在做Changemaker的工作,像是企業家或CEO、CFO做的事。」高治中更指出,本屆PTIC的參與者與講者中,高階主管及企業家人數大幅攀升,大家都想了解專案管理及敏捷對自家企業的影響,當天現場參與人數共400多名,加上線上參與者,創下超過500人共襄盛舉的新紀錄。
本次論壇首度整合產官學界,由PMI-TW邀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以及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共同主辦,首場活動由PMI總會理事長Matt Tomlinson開場,分析AI對專案經理職場角色的影響;呂正華署長探討產業數位轉型;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暢談專案經濟與敏捷企業風潮;雙鴻科技邱輝欽董事則說明上市公司操作敏捷、永續的實務案例,四位不同背景的專業講者,提供與會者多元視角的豐富觀點。
其餘場次講者也環繞四大主題做分享,包括:數位轉型、AI、ESG……等專案經理不可忽視的「全球趨勢」;其次是「最佳實務」,邀請熟悉專案管理、敏捷手法的專家及PTGA得獎者,以實際案例解說專案操作過程,說明應用哪些方法、最後結果是否成功,以及最重要的Lessons Learned……等,供與會者觀摩學習。
接著為「國際視野」,高治中理事長認為PMI身為全球性組織,應該以國際角度審視專案管理,因此本屆論壇邀請總會理事與其他國家分會理事長,以跨國角度共同探討專案管理,提供與會者不同文化下的思考脈絡。除了跨國交流,PTIC也重視與青年的跨世代對話,「PMI每年會選出50位35歲以下的優秀專案經理,稱為Future 50,我們邀請其中兩位參與對談,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共好。」高治中說。
最後一個議題則是「方法論」,方法論的技巧、技術、心法都會隨著時代變遷演進,因此也需要持續探索研究,高治中舉例,業界近年來著重於探討敏捷,但在實作過程中,他經常看到以瀑布式結合敏捷手法,截長補短的「混合式」成功專案,這種趨勢也反映在PTGA中,是值得與會者深思的議題。
高治中更透露,由於本屆論壇首度納入產官學等多元角色,各單位都有想探討的議題,統籌上特別費心思,「有人重視趨勢,有人想聽實務,這麼多議題要去平衡,和往年的PTIC相比,不確定性變高了,也比過往更需要敏捷的彈性精神,執行過程也呼應了VUCA的變動主題。」他笑著說。
值得注意的是,PMI-TW還與數位產業署簽訂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合作備忘錄,簡稱MOU),承諾導入全球具前瞻性的專案管理知識,協助國內產業數位轉型,也藉此將專案管理與敏捷手法擴張到更多的產業與更廣的企業階層,拉高PMI-TW影響力,深入各行各業,為台灣的專案管理立下全新里程碑。「專案管理不只是專案經理的事,應該要擴大到高階主管,他們要意識到這些方法論,能幫助企業因應未來更多變的社會環境。」高治中堅定地說。
截長補短創造優勢,混合式專案表現亮眼
隨著專案管理在台灣發展日臻成熟,邁入第18屆的PTGA也在2022年進行大幅度調整,分為「標竿企業獎」、「標竿專案奬獎」及「傑出專案領袖獎」,許多評審指出賽制完善後,參賽專案與參賽者的品質也越來越高,從中可以觀察到專案與專案經理隨著趨勢做出的彈性改變。
以「傑出專案領袖獎」為例,過往的參賽者大多以單一專案做論述,如今越來越多人分享經手的多個專案、探討專案管理在自身職涯中扮演的角色,或自己對相關社群的貢獻……等,影響層面從單一成功專案擴及對整體社會的貢獻。參賽者職級也從專案經理擴大到總經理、董事長等階層,「這是很正向的發展,可能有些人已從專案經理變成高階主管,來參賽也代表他認可『專案管理』對自我職涯的重要性。」高治中說。
無論是「標竿企業獎」或是「標竿專案獎」,參賽單位也不像過往明確將專案歸類為瀑布式或敏捷式,而多半是先運用瀑布式規劃,再結合敏捷手法輔助,以「混合式」做法完成專案,「我還看到有人應用Scrum結合Agile其他體系,不侷限在特定的流派做專案,我覺得大家越來越能理解並結合兩種方法論的優勢,應用上也更得心應手。」高治中說。
得獎專案中,高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鼎集團的「PTTLNG Nong Fab LNG Receiving Terminal Project 750萬噸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個榮獲「典範專案獎」的大型跨國專案,由台灣中鼎集團攜手義大利統包商Saipem,在泰國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泰國國家級重大建設,加上專案團隊由台灣、泰國、義大利、印度、法國、土耳其、黎巴嫩……等13個國家組成,複雜度極高,深具挑戰性。
四年的專案過程中,長達一半時間籠罩在疫情陰影下,由於泰國政府實施隔離與宵禁,專案團隊採用分流工作、分流搭車、健康檢查、座位隔板……等措施保障員工健康,維持工程進度;另外,為達到提早送氣的目標,團隊也研擬即時修改設計、24小時輪班、激勵獎金……等制度,最終成功提早一個月開始送氣,不僅展現團隊優秀的專案管理能力,更發揮高度靈活的敏捷精神,來因應變化莫測的疫情,是混合式做法的代表性專案之一。
因應ESG、AI、數位轉型,與時俱進勤學不輟
本屆論壇中,大量探討ESG、AI與數位轉型的全球趨勢,對此,高治中認為無論個人或企業,都必須提早意識並做好準備,「PMI很早就掌握AI趨勢,也已經推出針對PM的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慧,簡稱AIGC)相關認證,我認為大家不用太擔心工作被取代,因為AI雖然有效率,但它的結果不見得都是對的。」高治中認真分析。
舉例來說,AI適合做會議紀錄、整理、翻譯……等工作,但完成後仍需要人類來讀懂資訊,依此擬定未來的決策,高治中建議PM將AIGC視為「協助者」,善用它讓自身工作更有效率,「過往的PM要整理會議紀錄,沒有太多時間管理溝通、利害關係人或團隊組建,現在可以讓AI做雜事,PM花更多心力去做好領導者,也呼應敏捷一直在談的Leadership。」高治中更看好AIGC將輔助PM逐步邁向Leader與Changemaker的角色。
至於企業的部分,則必須從「人才」著手,儘管高層擬定再好的訓練與再多的規範,如果員工對AI、ESG或數位轉型……等議題缺乏意識,企業想推動任何改變都會困難重重。「變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大家覺察到『需要變革』,這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高治中說。其次,當企業上上下下都具備改變的共識後,就是推廣「專案管理」與「敏捷」的最佳時機,高治中認為,這些工具提供更佳的思維與方法,透過改變管理與領導的模式,有助企業提高變革的成功率。
「善用專案管理搭配敏捷,我們可以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裡得到更多的掌握,因應未來的全球趨勢變化。」高治中表示,PMI-TW透過本屆的PTIC與PTGA,持續提升「專案管理」應用於各領域的跨界影響力,也努力向企業高層推廣,「當專案管理與敏捷能夠在公司內部上行下效,不僅企業受惠,整體社會的運作也將更流暢。」高治中說。
最後,高治中鼓勵學會成員多多參與PMI-TW舉辦的國際線上講座,學習從不同國家的視角來檢視專案管理,以及專案經理如何因應變革,「不同文化與價值觀的專案經理,會如何在專案中持續創新,或是應用工具推動專案成功,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學習的。」高治中總結,在變動的VUCA時代中,若能培養出全球性的運籌思維,對職涯發展將有莫大助益。
《專案經理》雜誌是華人最有影響力專案管理雜誌,宗旨為擴大專案管理應用傳播。
邀您一同為深耕專案管理努力,您的參與,相信能為您的產品/服務,擴展商機, 無形中,也為專案經理雜誌的永續經營注入契機。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