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職場必修
四種類型的談判者特質(下)
2017/7/20 作家:蔡嫦琪
4271
談判風格特質的分類,有一個重點一定要牢記: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屬於哪個特質類別的。這裡的歸納與分析是幫助你判別,提供的是參考值而非絕對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跨屬一、兩個特質,差別在於哪個類別特質的比重較為明顯,風格特質的歸類,是要幫助你有效率的跟客戶達到談判上的頻率契合。切記!

我們在第32期提到了第一類的務實派街頭鬥士型、第二類的表現派街頭熱血型,本期繼續來談談第三類和第四類吧!

第三類: 和藹派街頭親善型
親善型的人對人對事都是憑感覺。這類型的人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心裡一定要感到十分舒適,因此作決定的過程通常很緩慢。親善型的人很喜歡設立表象障礙,他們不喜歡把家裡的電話公布,家門口也可能有個「謝絶推銷」的招牌,他們可能會在同一個社區住上很長的時間,因為他們會跟週遭的事物及鄰居發展出一定的關係。這類型的人幾乎沒有時間管理的概念,如果你打電話跟他們約時間,他們會請你隨時去拜訪。他們也經常顯得雜亂無章,因為他們不擅長拒絶他人。總括來看,親善型的人在職場上較不會待在管理階層,他們喜歡在有制度的大企業組織中,如此他們才不必被迫作出一些武斷的決策。

親善型的人在談判時彷彿一位親切的大嬸,他們的談判重點不在贏,而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快樂。也因為如此,當你的談判對象是親善型時,請放慢腳步,直到他信任你為止。向他證明你對人付出真切的關心,但千萬小心,因為一些最微小的事都可能冒犯他。千萬不要對他施壓,他最痛恨被逼迫著做決定,你也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就是:當你與他們談判時,他們往往需要時間作整體的思考,在他們認為與你的溝通尚未進入狀況前,你也只能等待了。


停下來想一想:
如果你是親善型的人,想必傳統的談判技巧對你來說是件痛苦的事。

記得,談判是為了讓你們彼此各有斬獲,而不是純粹去交朋友的。

很多時候你必須狠得下心,才能讓談判談成功,並在職場上展現果斷的權威感。


第四類: 邏輯派街頭分析型
對一般人而言,分析型的人幾乎就是外星人,他們通常會對一些小玩意兒很感興趣,工作與生活環境中充滿了新穎的電子儀器,而且永遠也不嫌多。他們喜歡分析事物,每份報告都會附上圖表。他們也很重視細節,幾乎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他們對時間和數字的掌握非常精確,絶不會說:「我大概會在吃中飯的時間到達。」或者「這個東西大概值100多元。」而會說:「我會在12點15分的時候到。」和「這個東西值125元。」他們作決定的速度很慢,與人交往時也絶不情緒化。別人都認為與這類人談判很難達成決定,因為他們永遠都認為資訊不足。

分析型的人適合做會計師、工程師或建築師,事實上,分析型的人最容易由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加以判別出來。這類型的人在談判時就成為按部就班的談判者,由於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接受如會計師、工程師或建築師的訓練,所以他們只能接受整齊的、有條理的、井然有序的事物。

協商談判時,分析型的人最痛恨催促及匆忙,他們喜歡凡事謹慎、井然有序,也希望每件事經過查證、確定與確認,他們最喜歡說的口頭禪是:「這是原則問題。」因此,這類型的人在談判時往往犯了太過頑固的毛病。

談判碰上這類型的人,因應之道很簡單,就是要精確和正確。如果他們問數字,就給他們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的數字,如果你對工程、分析、數字等資訊頗有研究,可以在談判開場時,與他們討論這類話題,或許可以幫助你打開僵局,甚至贏得他們對你的敬重。

人格特質對談判的影響非常巨大,不了解對手屬於哪一類型,會讓自己白費工夫而成效不彰。舉例來說,你以為自己總是應該對你的提議表現出熱忱的態度,用熱情來影響對方,這種態度對熱血型的人相當管用,因為這類型的人需要刺激;對親善型的人而言也很有效,因為你的熱忱可以帶給他溫暖;但鬥士型的人卻不吃這一套,當你自認為表現出熱忱時,他心裡只會想著:「不要對我玩這一套騙人的把戲,只要給我對做決定有用的事實就好了!」;分析型的人也不可能會被你的熱忱所打動,因為在他自認獲得足夠的資訊以前,他是不會做決定的。

你或許也以為在談判中應該主導對話,因此當對手提出一個問題時,受過談判訓練的你會有意識地回之以另一個問題,例如:「你可以給我三個月的時間籌資嗎?」、「你想要三個月後再付款嗎?」諸如此類的對話,對於分析型的人有效,因為他們喜歡問問題;對親善的人也會奏效,因為這代表你關心他的需求;但當一個鬥士型的人對你提出疑問時,他想要的是明確的答案,而不是在跟你打「乒乓球」,你回問的模式在他看來是在浪費他的時間;而熱血型的人也一樣,除非你對他坦率、直接,否則他不會對你多溫和親切。

你或許也認為,大多數的人做決定或買東西是憑感覺而非邏輯,給對方的感覺對了,他就會很快做出決定。熱血型與親善型的人確實有這種傾向,你所做的事、表現的態度若能帶給他們好感,會讓他們做出情緒性的決定;但是鬥士型的人不會因為感情而花錢,他們只有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才會想拿出錢包;分析型的人也不會因為感情作用做出購買決定,他們只有在覺得所有的數字都合理的情況下才會決定購買。

因此,當你清楚自己屬於某一類型,而面對的談判對手也屬於同一類型時,談判過程會比較順利,例如當你是鬥士型的人,你也會喜歡一個鬥士型的對手,因為你們會相當實際、直接,而且遵守承諾。相反的,若你碰到的是個親善型的對手,你就容易遇到困擾,因為他們在進退抉擇之間,情感的成分居多,讓你摸不清方向。

只要能心存雙贏的念頭,你就會淡化自己所屬類型的特殊習性,願意從了解對方的個性和做事方式著手,努力消除對立;並讓對方逐漸放棄因為性格類型而設定的立場,轉而將注意力放在對雙方都有利的點上,讓對手在覺得自己贏了的氛圍中,也為你自己的談判得分!


停下來想一想:
你是不是分析型的談判者?

如果你總是需要量化數據作為買單依據,你可能會錯失許多無法以數據評估的利益,例如人情和長遠信任。

試著讓腦子放開對數據的依賴,偶爾退讓自己的原則,客戶能夠給予你的利潤反而更多。

瞄準職場語言力

然而不管用什麼方式加強語言力,一般人最在意的,還是如何將其帶入職場運用。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來看,進到職場,不論各行各業,一定術業有...
瞄準職場語言力
蔡嫦琪
具20年以上品牌整合行銷經驗,榮獲台灣創業楷模、女性創業菁英、十大績優傑出企業與領導人,2018年獲十項國際大獎,包含年度商業類最佳導師/教練獎、年度最佳商業服務公司金獎、年度女性團隊金獎、B2B服務創新獎等。擅長商業談判、媒體關係與出版發行、領導管理與人才培育。為前美國白宮首席談判長——羅傑.道森極其看重的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