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世代的元宇宙世界,人資該如何因應?
2023/3/1 作家:鍾婷 Anngus

1287

作者/鍾婷(Anngus)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是你可曾想過,職場江湖從我們熟悉的辦公室,進化到沒有時空限制的元宇宙了!
越來越多企業人資(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面對的職場新尖兵,是從小接觸手機、平板……等數位工具長大的Z世代們(Generation Z、Gen Z)。他們善於使用網路和新科技,習慣聲光強烈的電玩模式,不喜歡等待,也不追求長遠的偉大目標,反倒需要眼前小確幸帶來的滿足感,同時擁有靈活創新的腦袋,重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不僅Z世代難帶,α世代更是全新挑戰
甚至再過十年,沉浸在穿戴裝置跨足虛實的α世代,也將投入職場中。人資該如何應對這群經歷疫情動盪、不確定所養成的「躺平」性格?是否該努力穿梭在網路社群中,理解其思維模式與生活習慣?與其帶領他們,不如跟他們做朋友,將我們擁有的社會歷練與成果分享出來,並試著理解與接受他們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彼此相互合作,或許才能因應未來詭譎多變的市場環境。
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Forbes)刊載一份2022年十大人力趨勢,內容提到疫情後的Yolo族(You Only Live Once)已不再追求工作成就與薪資報酬,反倒是更重視生活品質及理念價值。且疫情期間大多數員工已習慣居家上班、遠距辦公,混成式辦公模式已蔚為主流,缺工狀況居高不下。企業若要尋覓與留住人才,就不得不重新定義員工的種種福利,並給予多元職涯的規劃及數位能力的提升。
線上徵才蔚為主流
未來人才召募勢必趨向以「線上徵才」的方式為主流。若第一線接觸人才的人資們,尚未理解自媒體與元宇宙的話,將有可能產生世代間的代溝,或者無法得到人才的認可,錯失獵才的良好時機。
我一再提倡「自媒體」就是一種全新的「數位生活習慣」,養成把日常實體生活的軌跡化為數位歷程,重要里程碑更是要盡可能地完整記錄或分享在各數位平台上。昔日「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說法已不符時宜,因為在凡事問Google大神的年代,若搜尋不到任何結果,就無法證明曾經真實存在過。
所以每個人都應當熟悉且運用種種新媒體工具來闡述自身主張,記錄生活點滴,展現個人長才,完善自己在網路世界中的「網路履歷」。至於元宇宙,則是強調五感沉浸的擬真世界,網際網路的立體延伸,未來的人力將橫跨分布在實體與虛擬間,趁早熟悉元宇宙,就能做好擁有數位人脈及社交網絡的準備。
人資學習自媒體與元宇宙的六大理由
之所以力勸人資要立即投入自媒體與元宇宙的學習,不外乎就是期盼在召募人才的過程中,能讓人資們了解現今Z世代與α世代的思維邏輯與行為模式。此外,還有六大理由:
一、視訊面試能快速過濾不適任人才
5G普及,元宇宙已融入日常,分秒必爭,各領域各企業都加快腳步希望彌補這三年疫情消失的業績,盡快找到人才就位,擁有即戰力,搶佔市場先機。故瀏覽履歷、實地面試的傳統做法,已被「視訊面試」取代,減少交通往返的等待,且透過鏡頭,就能快速溝通彼此的需求與期待,必要時,可直接知會相關部門主管一同面試。甚至同步分別面試好幾位新人,快速過濾找出企業適任的人才。
二、評估綜合數位技能有效縮短試用期
關於人才的選育用留,除了符合職位的專業技能外,還得評估能否適應企業組織與文化,和橫向與縱向的溝通力、數位能力、應變能力及情緒管理……等。透過綜合的指標,可判別此人才的可用性與即戰力,有效縮短試用期。
三、人才召募與品牌廣宣並進
以往召募都憑藉徵才網站,但若能善用新媒體及社群經營,就能在尋找人才的同時,同步傳達企業理念、品牌價值。即便一時半刻找不到好人才,也能為企業奠定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關注社群掌握留任意願,預防人才流失
員工的工作狀況、態度與意願,多多少少會流露在社群裡,跟網民或友人表達情緒及觀感,人資若能從旁觀察,或許就能及早了解員工的想法,預知可能會有的負面情緒及行為,趁早進行關切或輔導。
五、廣為觸及海外優秀人才
遠距工作打破疆界地域的限制,讓企業有機會向海外尋求優質人才,為企業注入不同文化背景、思維邏輯、經驗背景的新血。透過不同時區的協同運作,加速作業時間,讓企業可望成為日不落帝國。
六、運用元宇宙酷炫虛擬場景,讓新人身歷其境
新進人員多半年紀尚輕,對新科技、新潮流的議題多感興趣。元宇宙不僅是網際網路的下一步,更是陪伴α世代長大的「真實的」虛擬世界,沉浸其中的一切才是最貨真價實的,要想得到他們的認同,就得使用他們熟悉的方式去進行教育訓練。
未來已來,你的思維與行動有跟上嗎?
在我的顧問經驗中,常見一些傳統產業明知數位轉型無可避免,卻因牽一髮動全身,或不見短期獲利又需投入預算而卻步;又或者缺乏足夠能力的人才來主導,以致不敢大刀闊斧改革。但不主動轉變,就只能被動改變。於是,不是二代上演逼宮戲碼,強迫交棒;不然就是錯失良機、逐漸凋零,被市場淘汰。
由此可知,隨著5G普及、AI人工智慧廣泛運用,人力資源部門不應該只是擁有「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的行政單位,或是增加企業營運成本的後勤幕僚單位,反倒得積極扮演起重視員工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為老闆擬訂公司人力結構、協助公司人才發展、提升企業形象的靈魂角色。
自媒體和元宇宙如同千軍萬馬,為企業運營打通各路環節,而疫情的洗禮更是促使所有企業主不得不認真執行轉型。若掌握公司人力結構的人資,固守陳規、一成不變,勢必成為企業成長的絆腳石。不僅不利公司生存,也不利人資的個人職涯發展。
反之,若人資能快速轉換腦袋,注入新思維,了解自媒體運作,提早佈局元宇宙,勢必能為公司尋覓到未來轉型後所需的合適且優秀的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多生存籌碼與社會價值。
全通路營銷顧問,近20年零售營銷市場經驗。現任: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港台青年創意聯會副主席;匠心文創數位整合行銷總監。以行銷面向,輔導新創事業、企業轉型。曾於政府部會、各公協會、各大專院校等近百個單位,講授品牌經營、網路行銷、創意商機等相關課程;現年專司講授自媒體行銷、全通路口碑行銷。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